[发明专利]一种尖锥阴极与锥形栅孔对应的冷阴极三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2192.2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狄云松;于彩茹;张晓兵;王琦龙;雷威;崔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1/304 | 分类号: | H01J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黄成萍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锥形 对应 三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尖锥阴极与锥形栅孔对应的冷阴极三极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场发射阴极三极管技术,特别是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制作的场发射阴极三极管,如图1、图2所示,包括阴极、阳极和栅极,所述阴极包括阴极基板和制作在阴极基板表面上的阴极发射材料(冷阴极材料或场发射阴极),所述栅极设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在栅极上设置有与阴极发射材料对应的栅孔;一般阴极基板为平板金属结构,阴极发射材料制作在阴极基板的中心区域,所述栅极用于控制阴极发射材料的发射;在阴极上施加零电位,栅极上施加电压Vg以控制阴极发射材料发射电流,阳极上施加正高压Va以抽取电子。
在传统结构中,当栅极上施加控制阴极发射的正电位时,由于阴极基板边缘部分电场将比较强,如果阴极发射材料制作的面积完全覆盖阴极基板,则阴极发射材料在边缘部分的发射因为电场强而发射电流大,而中心区域因为电场相对弱而不发射或发射很少,产生发射的不均匀;因此要避免边缘效应的发生,一般将阴极发射材料制作在阴极基板的中心部分,面积做得比阴极基板的面积小。在栅极施加恒定直流电压的情况下,阴极基板面积对发射没有大的影响;但当栅极上施加有交变电压信号时,阴极基板面积大将带来阴极与栅极之间电容比较大的问题,使交变信号的频率不能很高,要达到一定的场发射电流、大电容时要求的栅极信号功率大,损耗也大。因此要尽可能地降低阴极和栅极间的电容,最好使在边缘场效应能够被克服的情况下,阴极发射面积尽可能小,如:使阴极发射面积和阴极基板面积相同。在传统结构中,栅孔呈圆柱形,对电势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弱,电子束的运动轨迹有的有微弱的汇聚,有的甚至没有汇聚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尖锥阴极与锥形栅孔对应的冷阴极三极管,以避免传统场发射阴极因边缘场过于集中带来的打火、阴极损伤等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尖锥阴极与锥形栅孔对应的冷阴极三极管,包括阴极、阳极和栅极,所述阴极包括阴极基板和制作在阴极基板上表面的场发射阴极,所述栅极设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在栅极上设置有与场发射阴极对应的栅孔;所述阴极基板上表面对应栅孔的位置设置有椎体突起结构,所述场发射阴极至少覆盖住所述椎体突起结构的尖端部位,形成尖锥阴极。
设计椎体突起结构,可以增加阴极基板周边区域相对中心区域与栅极下表面的距离,减少阴极基板周边区域的电场强度,减小栅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容;当栅极施加电压后,能够抵消在阴极基板边缘形成的边缘场效应,补偿场发射阴极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电场差。
所述栅孔的内径,沿其轴向先减小再增大,形成两个燕尾相对接的结构;以最小内径的横截面,将栅极分为上下两部分,阳极的一侧称为上极板,阴极的一侧称为下极板。下极板的坡口设计,可以减小栅极与场发射阴极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射电场,进一步增大场发射阴极表面的电场强度,以更好地抵消边缘场效应;上极板的坡口设计,可以改变上极板附近的电势分布,从而改变电子束的运动轨迹,使得电子束的汇集趋势更加明显。
另外,上极板和下极板的坡口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调节下极板坡口的倾斜角度,可以调整场发射阴极表面电场的均匀性,有效克服边缘场效应,提高阴极场发射表面的发射均匀性。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以一个横截面将栅极分成上电极和下电极两部分,可以仅设计上电极或仅设计下电极具备坡口结构,甚至栅极可以设计为仅具备上电极或仅具备下电极的结构。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场发射阴极仅覆盖住椎体突起结构的尖端部位;当栅极施加电压后,能够更有效的减少在场发射阴极边缘形成的边缘场效应,并且减小栅极对电子束的截获率。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场发射阴极至少覆盖住椎体突起结构的整个突起表面,比如仅覆盖住椎体突起结构的整个突起表面;当栅极施加电压后,能够减少在场发射阴极边缘形成的边缘场效应。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场发射阴极覆盖住整个阴极基板上表面区域;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具备相同的场发射阴极面积时,可以减小阴极基板的面积,以减小栅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容。
所述场发射阴极采用物理沉积、化学气相沉积、丝网印刷或电弧方法制作在阴极基板上表面上。
所述场发射阴极为纳米材料冷阴极、场发射阴极薄膜或场发射微尖阵列。
所述场发射阴极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2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