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洞隧道改为连拱时中隔墙顶部原衬砌空腔回填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3616.7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狄;夏永旭;贾艳领;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改为 连拱时中 隔墙 顶部 衬砌 空腔 回填 施工 方法 | ||
1. 一种单洞隧道改为连拱时中隔墙顶部原衬砌空腔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在既有隧道的横向中间位置施工浇筑中隔墙;
b.待中隔墙浇筑好后,开始施工先行洞;
c.在先行洞开挖过程中,当发现中隔墙顶部原衬砌背后出现空腔时,利用从先行洞挖出的洞渣将后行洞一侧的空腔回填至后行洞的开挖轮廓处;
d.在回填的洞渣顶部铺设钢筋网,然后在钢筋网表面喷射混凝土;
e.沿隧道纵向每隔5~10m处架设一道端模板,并利用锚栓将端模板与围岩以及原衬砌固定在一起;
f.在先行洞的开挖轮廓处架设侧模板,并在侧模板上预留有灌浆孔;
g.从预留的灌浆孔自下往上灌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h.施工后行洞;
i.拆除先行洞及后行洞内的既有隧道的原衬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洞隧道改为连拱时中隔墙顶部原衬砌空腔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的钢筋网的网眼大小为10*10c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洞隧道改为连拱时中隔墙顶部原衬砌空腔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喷射的混凝土采用C25以上的混凝土,并且喷射的混凝土厚度为10~15c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洞隧道改为连拱时中隔墙顶部原衬砌空腔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g中,灌注的混凝土采用C25以上的混凝土,并且在灌注饱满后充分振捣密实,直至无空洞。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洞隧道改为连拱时中隔墙顶部原衬砌空腔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中隔墙顶部原衬砌的空腔缝隙高度小于15cm时,省略步骤d、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长安大学;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36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包板机的下料机构
- 下一篇:多普勒激光关节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