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4365.4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强;陈龙;汪少华;徐兴;陈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悬架 调节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对车身高度具有不同的控制要求,例如,当车辆高速行驶时,通过降低车身高度,降低底盘重心,提高车辆高速行驶稳定性,减小风阻和油耗;当车辆低速行驶在崎岖道路上时,通过提升车身高度,降低悬架撞击限位概率,提高车辆行驶通过性。此外,车辆载荷的不同也会导致车身高度偏离理想的车身高度。
电控空气悬架能够对空气弹簧进行充放气,从而实现车身高度的有效调节,当车身高度需要提升时,将压缩空气充入空气弹簧,空气弹簧高度增加,当车身高度需要降低时,将压缩空气排出空气弹簧,空气弹簧高度降低。空气弹簧的充放气是由电磁阀进行控制,但由于电磁阀的进、出气口较大,无论电磁阀的反应有多么灵敏,都会有过量的气体充入空气弹簧或者从空气弹簧放出,从而导致车身高度偏离期望目标高度,进而导致车身高度在调节过程中出现振荡现象。
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661137.7公开了一种通过高度传感器调整车身高度的方法,给出设定值作为当前车身高度值的比较对象,但如前述,由于空气弹簧在车高调节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过充”和“过放”现象,车身高度在设定值附近会出现振荡行为,进而导致电磁阀通断状态出现频繁切换,降低电磁阀使用寿命,消耗大量能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控制方法,在实现车身高度有效调节的同时,防止电磁阀通断状态出现频繁切换的现象,提高电磁阀使用寿命,节约系统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车身高度传感器获取车身高度实时信号,将车身高度实时信号经滤波后传送至车高调节控制单元;
(2)所述车高调节控制单元根据当前车身高度信号和来自目标高度确定单元的车身高度目标信号以及预先设定好的车高调节控制策略输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与车高调节有关的电磁阀的通断状态;
所述预先设定好的车高调节控制策略为:
首先设调整车身高度至目标车身高度的允许误差范围为[-h1,+h2],临界误差范围为[-h3,+h4],其中,h1、h2、h3以及h4均为正实数,且h1小于h3,h2小于h4;
设目标车身高度为h,结合所述允许误差范围和临界误差范围分别得到四个车身高度参考值,即h-h1、h+h2、h-h3、h+h4;
将当前车身高度值分别与所述四个车身高度参考值进行比较,并根据以下比较结果调整车高:
a.当当前车身高度值大于h-h3且小于h+h4时,不进行车身高度调节;
b.当当前车身高度值小于等于h-h3时,提升车身高度,在提升过程中,当实时的车身高度值大于等于h-h1时,立即停止车高调节;当当前车身高度值重新小于等于h-h3时,再次提升车身高度,[h-h3,h-h1]为车高提升过程中的调节滞回区间;
c.当当前车身高度值大于等于h+h4时,降低车身高度,在下降过程中,当实时的车身高度值小于等于h+h2时,立即停止车高调节;当当前车身高度值重新大于等于h+h4时,再次降低车身高度,[h+h2,h+h4]为车高降低过程中的调节滞回区间。
优选地,在进行所述提升车身高度的调节时,所述车高调节控制单元先向充气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0.1~0.2秒后再向空气弹簧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在进行所述降低车身高度的调节时,所述车高调节控制单元先向放气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0.1~0.2秒后再向空气弹簧电磁阀发出使能控制信号,使其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4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理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用于全自动搅拌式排渣负压放水器的磁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