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集成式油气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5616.0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2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钟成;雷正雨;杨慧玲;阎秀丽;陈小波;王正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1M13/0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3 | 代理人: | 梁春芬 |
地址: | 545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集成 油气分离 装置 | ||
1.一种高效率集成式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气缸盖罩(1)及装配在气缸盖罩(1)内侧的隔板总成(2),隔板总成(2)与气缸盖罩(1)之间形成供油气混合气体流动的油气分离通道,油气分离通道包括PCV阀分离通道(11)和呼吸管分离通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总成(2)包括铆在气缸盖罩(1)内侧的隔板主体部(21)及分别设置在隔板主体部(21)上的入口导向板(23)、预分离隔板(26)、导流板、回油杯(22)、回油挡片(25),隔板主体部(21)前端两侧设置有分别与PCV阀分离通道(11)和呼吸管分离通道(12)连通的油气入口(27),隔板主体部(21)上对应PCV阀分离通道(11)和呼吸管分离通道(12)的位置还设有多个贯穿隔板主体部(21)内外表面的回油孔(28),所述入口导向板(23)罩在隔板主体部(21)外表面油气入口(27)对应位置,所述预分离隔板(26)向内倾斜连接在油气入口(27)的一侧边缘,所述导流板包括倾斜连接在隔板主体部(21)内表面上与PCV阀分离通道(11)位置相对应的导流板Ⅰ(24)及连接在隔板主体部(21)内表面上与呼吸管分离通道(12)位置相对应的导流板Ⅱ(29),所述气缸盖罩(1)的PCV阀分离通道(11)中设置有挡油板(13、14),所述导流板Ⅰ(24)与挡油板(13、14)在PCV阀分离通道(11)中交替布置,所述回油杯(22)设置在隔板主体部(21)外表面上且与回油孔(2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回油挡片(25)设置在隔板主体部(21)内表面上且与隔板主体部(21)外表面回油杯(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回油杯(22)包括罩在隔板主体部(21)外表面上回油孔(28)位置周缘的杯罩(222)及设置在杯罩(222)一角的杯孔(221),杯孔(221)的位置与隔板主体部(21)上回油孔(28)的位置相互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集成式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导向板(23)的中部罩在油气入口(27)的正上方,入口导向板(23)的两端分别向上倾斜形成口径较大的导向入口(2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集成式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体部(21)前端每一侧设有三个并排设置且呈长方形状的油气入口(27),所述预分离隔板(26)连接在每个油气入口(27)的后侧边缘,且由油气入口(27)的后侧边缘向内并向前延伸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集成式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Ⅰ(24)由后向前倾斜的连接在隔板主体部(21)内表面上,导流板Ⅱ(29)由前向后倾斜的连接在隔板主体部(21)内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56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