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5859.4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警察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 专用 剩余 通行 能力 复合 利用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推行和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战略,是绝大多数城市的做法,我国已在部分大中城市推出并实施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大力推行城市公交车专用道的建设。
在公交优先战略的实行下,公交专用道为公交车的运营提供了一条畅通、快捷的绿色通道,满足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核心目标。然而,在设有公交车专用道的路段,其相邻普通车道的交通状况却十分不理想,经常出现公交专用道闲置而相邻车道却达到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的现象。尤其是高峰期间,经常出现道路资源不合理分配的情况,而此时仍拥有大量剩余通行能力的公交车专用道却不能被社会车辆所利用,导致了道路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公交车专用道的设置在某些路段导致了道路资源的失衡状态,造成了公交车专用道存在剩余能力而社会车道几近饱和状态而溢出的现象。
因此在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设计一种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利用的系统和方法,可以均衡道路资源分配,缓解局部交通拥堵状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存在浪费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和方法。可以监控公交专用道的剩余通行能力,并决定是否开放公交专用道,从而达到动态调节道路资源分配,缓解交通拥堵。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由可变信息屏、交通检测器、视频监控和控制中心组成,可变信息屏置于公交专用道上方,根据控制中心指示显示资格符合车辆允许进入信息和禁止非公交进入信息,交通检测器获取公交专用道的交通流量、平均速度信息并传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上述信息计算公交专用道剩余能力,并根据系统设定值决定公交专用道是否向社会车辆开放,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在公交专用道上方,用于实时记录道路状况并依法抓拍违规车辆。
所述系统的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交通检测器获取公交专用道的交通流量q1和平均速度v1,系统预先设定公交专用道临界通行能力q0和公交专用道的临界拥堵速度v0,当v1大于v0时,表明公交专用道不拥堵,存在剩余通行能力的可能,此时计算公交专用道的剩余通行能力(q0-q1),q开和q闭分别是系统设定的公交专用道最大和最小的剩余通行能力阈值,当剩余通行能力(q0-q1)大于q开时,控制中心向可变信息屏发出指令,可变信息屏显示“资格符合车辆允许进入”,符合资格条件的车辆可以进入公交专用道,如果实际剩余通行能力(q0-q1)小于q闭,控制中心向可变信息屏发出指令,显示禁止非公交进入信息,不允许任何非公交车辆进入公交专用道,已经在公交专用道行驶的车辆可以继续行驶,对于不符合资格条件进入的车辆由视频监控和人工抽查结合进行查处。
所述的符合资格条件的车辆是乘员3人以上的满载小汽车,限定车辆在过去一年中无恶劣交通违法行为,限定是前一天被尾号限行的车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方法在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公交专用道的剩余通行能力,避免了公交专用道空空荡荡,相邻车道拥堵的情形出现。
本发明方法可以实时检测公交专用道的剩余通行能力。
本发明方法通过限定可进入公交专用道的车辆资格,优化行车秩序环境。比如规定满载车辆具有资格,以期减少路面上的机动车使用;规定过去一年中无恶劣交通违法行为的车辆有资格,引导车辆文明有序出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公交专用道剩余通行能力复合利用的系统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警察学院,未经浙江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5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颗粒
- 下一篇:皮带秤计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