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OI器件新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16651.4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7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帆;牟志强;蒋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oi 器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绝缘体上硅高压器件结构。
背景技术
SOI高压器件是SOISPIC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寄生效应小,功耗小,速度高,集成度高,抗辐射能力强,消除了闭锁效应等受到了广泛关注。SOI器件的耐压由横向耐压和纵向耐压来决定。SOI器件的横向耐压和体硅器件的横向耐压相似,可以将比较成熟的体硅结终端技术应用到SOI器件上来。而对S01器件的纵向耐压,则与体硅器件有较大的差别,是决定SOI器件耐压的主要因素。
先前提高击穿电压的方法有(1)在SI层和SiO2界面加一层N+缓冲层来提高埋氧层承担的电压。(2)Si02上加一薄层高阻SIPOS层来屏蔽衬底偏压的影响。(3)漂移区线性掺杂结构。(4)屏蔽槽结构。(5)阶梯型埋氧层结构。(6)复合型埋氧层结构。
下面以屏蔽槽结构为例阐述现有的SOI高压器件结构。
图2是现有技术中SOI高压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特点在埋氧
层上由源到漏有排列均匀的绝缘屏蔽槽,通过绝缘屏蔽槽阻挡产生的正电荷被抽走,从而在埋氧层上形成一层附加的正电荷,产生附加电场增强埋层电场以提高器件纵向耐压,源极下的硅窗口在提高耐压的同时缓解了器件的自热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SOI器件新结构,以提高其纵向击穿电压,实现高压,高速,低导通电阻的SOI器件。
可选的,埋氧层可以是U型或是V型。
本发明提供一种SOI器件新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U型埋氧层新结构。
本发明SOI器件新结构,源端和漏端都是U型的埋氧层结构。
漏端下的U型的埋氧层结构主要用于改善器件的击穿电压。
源端下的埋氧层开有槽,使衬底和顶层硅连接,在提高击穿电压的同时,降低自热效应。
本发明实施例与传统的高压器件相比,U型埋氧层使得源端的击穿电压增加,不会使击穿发生在p阱和漂移区接触处,并且由于U型埋氧层致使导通电阻降低。漏端下的U型埋氧层使得漏端形成附加的正电荷层,提高氧化层所承担的电压,从而提高了器件的击穿电压,氧化层结构使得工艺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高压SOI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改进后的高压SOI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改进后的高压SOI器件界面处电荷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高压SOI器件侧视视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将埋氧层改变成源端和漏端都是U型埋氧层。
图1是现有技术中高压SOI器件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埋氧层埋氧层上由源到漏有排列均匀的绝缘屏蔽槽。
U型埋氧层使源端p阱下方厚度足够大,在漏端加足够大的电压时,源端耗尽区可以承受更多的电压,不会使击穿发生在源端p阱与漂移区界面处。同时由于U型结构,衬底与氧化层界面处引起负电荷集聚,集聚的负电荷可以对上层硅与氧化层界面的电场分布调制,使电场线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增加击穿电压。
在漏端加足够大的电压时,U型埋氧层阻止正电荷被大的正漏电压抽走,形成一层正电荷层,积累在漏端下的氧化层表面,屏蔽氧化层表面内的电场,使纵向击穿电压增大。
上述实施例仅以U型埋氧层为例来说明本发明,实际上,只要使漏端和源端形成的正电荷在大的正向电压时不会被抽走,例如V型埋氧层,使漏端的氧化层可以承担更高电压的埋氧层结构都会比原有的SOI器件击穿电压要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未经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6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