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收放叶片式汽封及其安装调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7549.6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2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韦红旗;石伟伟;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1/00 | 分类号: | F01D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收放 叶片 式汽封 及其 安装 调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轮机汽封领域,涉及一种可收放叶片式汽封及其安装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机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设备之一,其效率很大程度影响了电厂的经济效益,通过设备技术改造和完善机组运行方式,来提高机组运行效率成为有效途径。汽轮机通流部分设计、制造技术日臻完善,漏汽损失已成为制约汽轮机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占整机组通流热效率损失的60%以上),所以提升汽封性能,减少汽轮机通流漏汽损失,对提高机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梳齿汽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汽封技术。梳齿汽封的突出优点是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密封效果较稳定,但这种稳定是低水平的稳定。梳齿汽封安装时一般需预留0.5~0.8mm径向间隙,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避免汽轮机启停过程中过临界转速振幅增大、汽缸受热不均引起变形等因素带来的过量磨损,一经碰磨,间隙永久性扩大。多年来,如何缩小并保持较小的汽封间隙成为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题。
汽轮机运行有其特殊性,近年来的研究报告,如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和上海汽轮机厂共同出版的《汽轮机各部位新型汽封选型方案研究》指出:“汽封的出路在能够根据汽轮机组运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汽封间隙。比较科学的汽封应根据汽轮机组启停机和正常运行两种状态,自动改变汽封间隙,同时分别满足两种状态下所需的安全间隙和经济间隙。一般来说,汽轮机安全间隙是经济间隙的3~5倍。”
在《汽轮机组汽封选型最佳组合方案标准化研究》一文中,也得出了如下结论:
不难看出,先进汽封应具备间隙自动调整的功能。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现有技术中实现上述间隙自动调整功能有两种实现途径:①汽轮机动静部位对间隙的要求与其所处状态有密切关系,而汽轮机状态与内部蒸汽压力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可通过压力驱动来自动调整汽封间隙,现有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布莱登汽封技术;②把汽封齿设计为可柔性退让的结构,汽轮机转子振幅加大时,一旦碰磨可最大限度减少磨损,待转子振幅变小时,汽封间隙能够自动恢复至接近初始值,现有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刷式汽封技术。
布莱登汽封取消了传统梳齿汽封背部的弹簧片,取而代之的是在每圈汽封弧段端面处至少安装四只螺栓弹簧,并在每一个汽封弧段背部铣出一进汽槽。在汽轮机启停机阶段,汽封上下游压差较小,在螺旋弹簧的作用下,汽封处于完全张开状态,汽封与转子之间保持较大的安全间隙,一般为2~4mm;在汽轮机正常运行状态,汽封上下游压差增大,由进汽槽进入汽封弧段背部的蒸汽产生一较大的向心闭合力,汽封随之闭合,汽封与转子之间保持较小的经济间隙,一般为0.3~0.5mm。
然而,布莱登汽封启停机阶段张开状态下间隙过大,易导致机组胀差偏大、难以控制,威胁机组安全,还存在不闭合等问题。工程改造的实测结果表明,布莱登汽封的改造效果难以保证,汽封块易出现轴向偏斜的问题,导致改造失败。
上述胀差是指汽轮机启停阶段转子和汽缸沿轴向的膨胀差值。由于转子的质面比小于汽缸,所以转子更容易加热或冷却,在汽轮机启机阶段,转子膨胀速度大于汽缸的膨胀速度,如果胀差超过允许值,汽轮机动静间发生轴向碰磨,会造成恶性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7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