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18769.0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伟;张士康;汪辉;汪圣华;朱跃进;林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远圣茶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3/355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1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乳化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TFDG(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是茶叶中特征性单体成分,因其化学结构中具有较多邻位酚羟基(≥3),因而具有很强的提供质子的能力,显示出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此外,研究证实,EGCG和TFDG还具有显著的抗癌防癌、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突变、调节神经、抗衰老及改善肝功能等药理作用。但EGCG和TFDG极性较大,水溶性较强,难溶于油,且易受光、热、氧及pH影响,稳定性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含油类产品中的应用和发挥更好的生理药理活性。
中国专利文献CN102863478A公开了“由水溶性茶多酚制备脂溶性茶多酚的方法”,其方法是采用酰化法对茶多酚进行化学改性,由于这些酰化产物尚未经过NMR,IR的验证,因此实际结构及每种组分的比例无法确定,产品实际为混合物,且制备中由于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将不可避免的带来溶剂残留问题,安全性亟待验证,同时,由于产品色泽、透明度、澄清度等问题,应用面较窄,尚不能在食用油中进行使用。
中国专利文献CN101554192A和CN102580112A分别公开了“一种茶叶提取物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和“EGCG磷脂复合物的方法”,两种制备方法皆利用磷脂的两亲性(兼具亲水性和亲油性)特点,在一定反应体系中制备成茶叶提取物(或EGCG)磷脂复合物,以改善茶叶提取物(或EGCG)脂溶性,但是,由于茶叶提取物(或EGCG)和磷脂在光、热、氧或不同酸碱环境中皆不稳定,另外磷脂极易吸潮水解,将直接影响茶叶提取物(或EGCG)磷脂复合物的贮藏、运输及应用。
因此,有必要研发新型高抗氧化性和生物利用度、性质稳定、均一透明、安全性好的油溶性茶叶提取物制备技术及产品。
微乳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在适当比例下自发形成的一种透明、低粘度、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体系,与乳液相比,微乳液的分散相质点半径更小,在介质中的分散性能更好,且稳定性能更好。将EGCG、TFDG制成微乳,能够较好的解决其油溶性、不稳定的问题,扩大其应用领域。在微乳的制备中,不同的原料选择、原料配比是影响微乳液制备是否成功以及微乳液质量的关键因素,另外,基于EGCG和TFDG易氧化的特点,如何保证微乳中EGCG和TFDG的稳定性也是制备茶叶提取物微乳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均一透明、性质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其中,所述的增效剂为抗坏血酸或/和枸橼酸;
所述的茶叶提取物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或/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
本发明中,各原料按照上述配比能够制备得到透明均一的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液。其中,在原料中,本发明利用抗坏血酸和枸橼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增效剂,能够保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或/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DG),提高EGCG、TFDG的稳定性。特别的,抗坏血酸和枸橼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大幅减少、降低EGCG、TFDG的氧化。
微乳中增效剂的含量也会影响茶叶提取物的稳定性,增效剂含量过低、过高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且若增效剂含量过高会导致微乳体系的酸度偏高,影响茶叶提取物的稳定性及其后续应用,优选的,微乳中,增效剂的质量百分数为0.3~0.4%。
采用抗坏血酸和枸橼酸的混合物作为增效剂时,所述抗坏血酸和枸橼酸的质量比为1~3:1。该范围内,微乳液的pH基本为4~6,在该pH范围内,抗坏血酸和枸橼酸能够较好的发挥对EGCG、TFDG的保护作用,茶叶提取物在该酸性范围内更为稳定,优选的,所述抗坏血酸和枸橼酸的质量比为1~2:1,更优选为1:1。
进一步优选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包括:
在微乳的原料组成中,所述的油相为玉米油、葵花籽油、椰子油、棕榈油、三辛酸甘油酯、聚甘油蓖麻醇酯、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油酸乙酯、辛,葵酸甘油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远圣茶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未经杭州远圣茶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8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近场电磁测距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晶炉电磁场强度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