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量的夏枯草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免疫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0341.X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1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扶雄;李超;黄强;游丽君;刘瑞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粤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2 | 分类号: | C08B37/02;A61K31/716;A61P37/04;A23L1/0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量 夏枯草 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免疫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工程和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量的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夏枯草多糖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欧洲地区称“self‐heal”,俗名羊肠菜、灯笼头、铁色草、棒柱头花、大头花等,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夏枯草属植物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中国,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北等地,产4种及3变种,其中1种为引种栽培。其性寒,辛、苦、入肝、胆经,具有清肝火、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夏枯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在中国民间,夏枯草作为食疗滋补品被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痛、减少发热和促进伤口的愈合等;作为中药用于治疗黄疸、肝炎、糖尿病及肺结核等疾病;在华南地区作为凉茶配方和营养靓汤的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夏枯草富含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多糖、三萜及其苷类、甾醇及其苷类、黄酮类、香豆素、有机酸及挥发油等,其主要药理作用表现在降血压、降血脂、抗病毒、抗菌、抗氧化、免疫刺激作用和抗肿瘤等方面。
天然植物多糖作为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物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发明专利CN1965894A公开了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夏枯草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然而国内外未有可用作药物的制备和使用的报道。而且,关于夏枯草多糖提取方法的报道主要采用传统热水浸提法,此种方法,由于植物细胞壁不易破坏,提取时间较长,提取率低,造成能源和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高分子量的夏枯草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且具有较强免疫刺激活性的临床药物或保健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分子量的夏枯草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夏枯草果穗干燥后,粉碎,过筛,加入乙醇加热回流,脱色和除去小分子醇溶性物质,过滤处理得残留物,残留物重复加入乙醇加热回流2~3次,在45~60℃的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48h;
(2)将步骤(1)处理所得的夏枯草样品与蒸馏水配成固液比为1:15~1:35,置于超声场条件下,超声输出功率为100~300W,频率为15~50KHz,处理时间10~30min,温度25~40℃;然后将物料泵入高压场中,压力为100~500MPa,温度为100~130℃,时间10~30min,然后5~10s内减压到标准大气压,将物料泵回超声场中进行超声处理后,再进行高压处理,循环周期为3~5次;所述循环周期是指物料先超声处理再进行高压处理的一次循环过程;离心分离得提取液,离心力4500~10000g,时间5~10min,在45~65℃下减压浓缩到原体积的1/5~1/10,得多糖浓缩液;
(3)在多糖浓缩液中加入Sevag试剂,多糖浓缩液与Sevag试剂的体积比为3:1~6:1,振荡20~30min,离心分离糖液,离心力4500~10000g,离心时间5~10min,重复进行10~20次;
(4)将(3)中脱蛋白后的浓缩液加入到大孔树脂,进行静态吸附,浓缩液与大孔树脂的体积比为5:1~2:1,温度35~50℃,时间4~6h,过滤得滤液;
(5)在(4)中滤液中加入无水乙醇,边搅拌边加入,使乙醇体积浓度达到65~85%,0~5℃冷藏室中静置12~24h,离心得沉淀的多糖,离心力4500~10000g,时间10~15min,冷冻干燥得夏枯草粗多糖;
(6)将粗多糖溶于蒸馏水,配制浓度为20~30mg/mL的多糖溶液,上样于DEAE‐Sepharose柱,上样量体积与柱体积的比为1:3~1:5,用蒸馏水进行洗脱,流速0.5~2mL/min,分管收集,每管5~10mL,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将糖反应阳性收集液合并,45~65℃下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纯化的夏枯草多糖;所述阳性收集液为1/2最大吸光值范围的收集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粤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粤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03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