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轨距铁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6181.X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卫康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B61D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大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距 铁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轨距铁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交通运输领域中一种能够搭载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的宽轨距铁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高铁都是用于客运,很少用于货运,更没有将高铁用于轿车快速运输的先例。全世界的高铁仅仅用于客运导致高铁大量的运能被闲置,我国的高铁绝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城际高铁,大部分城际高铁客运专线的乘客满座率不足50%;而高速公路上的轿车车满为患,高速公路多半超负荷运行。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城市堵车问题被称作城市的″哥德巴赫猜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拥有量不断攀升,造成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中的轿车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在全世界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不出现车辆拥堵的,城市越发达越堵车,将来所有的城市都会堵车,几乎看不到尽头。城市交通拥堵成了世界难题。
早在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的《雅典宪章》就提出:现有城市的街道系统多为旧时代的遗产,街道狭窄,交叉路口多,各条街道多未能按照不同的功能加以区分,所以不能适应现代交通工具和交通量的需要。
《雅典宪章》认为用加宽原有街道、限制交通或其他办法是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交通问题的。唯有实施新的城市规划,设计一个新的街道系统,以解决汽车交通发展的需要。
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中的车辆拥堵的另一方面就是轿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有专家指出,在城市雾霾中,轿车尾气的贡献率不低于20%。
如果能充分利用干线高铁网络、城际高铁网络的闲置运能,并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中新辟轿车快运高铁网络,让国家级干线高铁网络、城际高铁网络、城市轿车快运高铁网络接轨联网,以实现高效快速运送轿车,就可以实现轿车在一种全新的节能、环保、快速、高效的高铁网络中运行。毫无疑问,节能、环保、快速、高效的高铁轿车快运模式将成为一张耀眼的世界名片。
要实现上述目标,一种能够搭载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的宽轨距铁路就是一个不错的技术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搭载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的宽轨距铁路。
现对本发明的一种能够搭载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的宽轨距铁路分述如下。
一种宽轨距铁路,它是一种能搭载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的宽轨距铁路,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所述的宽轨距铁路的两根铁路钢轨之间的距离在2.2~3.5米之间,所述的宽轨距铁路可以搭载宽车厢列车,现有技术的标准轨距铁路,只能搭载标准车厢列车,轿车在标准车厢列车上只能竖着放,即轿车停放的长度方向与列车的长度方向呈同一方向,在标准车厢列车上必须设置轿车原地转向平台,轿车在上、下列车时,轿车在标准车厢列车上需要做两次原地转向运动,要多耗费一些时间,轿车在宽车厢列车上则可以横着放,即轿车停放的长度方向与列车的长度方向呈垂直状态,轿车头、尾方向直对着前、后方的站台,因而当轿车从宽车厢列车上下车驶向站台前或当轿车从站台的轿车候车车道上车驶上宽车厢列车后,轿车在宽车厢列车上均无需原地转向,可以节省轿车在列车上作原地转向运动所耗费的时间,可以无需设置列车上的原地转向平台,可以节省列车上的原地转向平台的设置费用;所述的宽轨距铁路所搭载的宽车厢列车还可以使列车在单位长度内搭载的轿车数量成倍增加;所述的宽轨距铁路还可以提高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的运行稳定性。
一种宽轨距铁路,它是一种能搭载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的宽轨距铁路,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所述的宽轨距铁路的两根铁路钢轨之间的距离在2.3~3.2米之间,所述的宽轨距铁路可以搭载宽车厢列车,当轿车从宽车厢列车上下车驶向站台前或当轿车从站台的轿车候车车道上车驶上宽车厢列车后,轿车在宽车厢列车上均无需原地转向,可以免去轿车在列车上作原地转向运动所耗费的时间,可以免除设置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上的原地转向平台,可以节省设置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上的原地转向平台的费用,还可以增加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在单位长度内可搭载的轿车数量;所述的宽轨距铁路还可以提高快速运送轿车的宽车厢列车的运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卫康,未经郭卫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6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循环挖沟机
- 下一篇:薄片制造装置、薄片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