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侧向主动防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9572.7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华;张岳;赵俊鹏;梁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95 | 分类号: | B60W30/095;B60W30/08;B60W30/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侧向 主动 防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涉及汽车侧向主动防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作为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重要的伙伴。同时汽车的安全性也日益被消费者重视,因为一款安全性能好的车不仅能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屏障,也给他人带去一份安全保障。即使由于资金等现实因素制约,人们潜意识里仍将安全性列为重点,有关汽车安全性能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也一直受到厂商的重视,从最初的保险杠减振系统、乘客安全带系统、安全气囊到汽车碰撞试验、车轮防抱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系统(ASR),车辆稳定控制系统(VSC)到无盲点、无视差安全后视镜及儿童座椅系统的研究,这些都是出于车的安全性而设计的。
据J.D.Power亚太公司2012年的调查表明该调查报告发现,车辆的安全性和质量是中国意向购车者的首要标准。超过3/5(66%)的高档车意向购车者和超过7/10(72%)的非高档车意向购车者因质量和安全性而考虑一款车型。可见,现代人购车非常的注重安全因素,哪款车能够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侧向主动防御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获得ECU中的车速信号,判断汽车车速是否为零,若汽车车速为零,则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2)控制模块通过LIN总线获取中控锁钥匙是否关闭,若处于关闭状态,说明驾驶员已锁上车门离开车辆,若已处于开启状态,则两侧超声波传感器开始测量后方车辆距离,控制模块通过一定时间间隔测出两次车距,从而计算出后方车辆速度,通过车辆速度确定安全距离,当后方车辆车距小于安全距离时,执行器将锁死车门,显示锁死功能开启的LED显示灯亮,并返回步骤1)。
步骤3)获取汽车转向信号,判断汽车是否转向;如汽车转向,则开启对应转向侧的测距传感器,控制模块通过一定时间间隔测出两次车距,从而计算出后方车辆速度,通过车辆速度确定安全距离,当后方车辆车距小于安全距离时,提示后方有车的蜂鸣器响,如汽车未转向,则返回步骤1)。
所述的通过车辆速度确定安全距离具体是:设车辆速度为v,安全距离为s,则s=1.371v+0.559v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建立的速度与安全距离模型,能在第一时间内告知驾驶人员本车的安全情况,从而能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侧向主动防御系统组成。
图2为本发明作用范围,取车道距离为3m,取传感器间距为2m。根据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范围将车后区域分为六个区域。
图3为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4为刹车距离影响因素。
图5为中控锁原理图。
图6A和图6B为继电器驱动电路图。
图7为LED显示及蜂鸣器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汽车侧向主动防御装置由超声波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控制模块,BCM,ECU和执行器等组成,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获得ECU中的车速信号,通过LIN总线获得BCM中车门钥匙信号,执行器包括蜂鸣器、LED显示灯、数码管距离显示,如图1。出于各种条件限制,本实施例通过LED灯显示中控锁继电器运作,灯O亮,表示继电器Realy_O通电;灯C亮,表示继电器Realy_C通电。
如图2所示,对本发明的作用原理作详细说明。
若后方车辆在①区域时,如果后方车辆为机动车,因为车宽接近于2m,所以后方车辆必能在③或④区域检测到,安全装置就能动作;对于非机动车,如果要超越汽车,那么非机动车必然要经过③或者④区域,安全装置将会动作。
若后方车辆在区域②时,两个传感器都能检测到后方车辆,ECU将同时获取两传感器测得的车距,并取最小值进行计算;因为在②区域不能判定后方车辆将从车辆哪一侧经过,故此时安全装置要采取动作的话将同时锁死两侧车门。
若后方车辆在区域③或者④时,可以判定后方车辆将从那一边经过汽车,故若安全装置采取动作的话将锁死相应侧的车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皮粉碎切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蔬菜甩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