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可溶解纤维毡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毡的真空绝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9814.2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4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利;林琦海;陈艳华;张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2 | 分类号: | D04H1/42;D04H1/58;D04H1/46;D04H1/492;D04H18/04;D01D5/18;D21J1/00;B32B37/12;F16L59/06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可溶解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 真空 绝热 | ||
本发明一种生物可溶解纤维毡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毡的真空绝热板,该毡是含有生物可溶解纤维的纤维毡;其中生物可溶解纤维85~100wt%、固化的胶粘剂0~15wt%;生物可溶解纤维以单丝化形式相互穿绕或搭接或交织分布且少数的延伸方向靠近该毡厚度方向;胶粘剂分散在单丝间并与它们粘结紧密,不单独存在;生物可溶解纤维平均纤维直径为≤30μm、平均纤维长度为≤250mm。能有效避免或减少纤维毡制备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纤维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绝热材料的绝热产品。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板(英文全称Vacuum Insulation Panel,以下简称VIP)主要由芯部材料(以下简称芯材)、阻隔袋和吸气剂组成,其结构如图1和图1-1所示。阻隔袋11主要为高分子薄膜与特殊镀层薄膜或铝箔复合组成的包装袋,是VIP的关键部件,起着阻隔空气、水气等气体进入袋内,以达到真空绝热的目的;阻隔袋11的边缘有封边。芯材12是VIP的核心,它由多层毡121叠置而成,起着骨架支撑、减少传热及有利于脱气等作用;吸气剂13主要为氧化钙型吸气剂或合金型吸气剂或氧化钙与合金型吸气剂,是VIP的重要部件,起着吸收袋内残留气体(包括水气、空气等)、包装袋渗漏入袋内的气体(包括水气、空气等),以维持或进一步提高袋内真空度,减少气体传热对VIP整体性能的影响。其中,导热系数是用来衡量VIP整体绝热性能的关键指标,导热系数高则绝热差,反之,则绝热好。
目前VIP的芯材中,毡由生物不溶解或较难溶解的纤维(主要以人造无机纤维为主,如玻璃棉、矿(岩)棉等)通过湿式法或干式法制造而成,由于耐温较高、质硬、防火、成本较低、导热系数较好等而得到业界高度重视及应用。尤其以人造矿物质纤维(英文全称ManMade Mineral Fibres,简称MMMF)中传统的玻璃棉及或传统的矿(岩)棉为主要骨架构建材料通过湿法成型工艺进行生产制造这种毡。
传统的玻璃棉、矿(岩)棉均属于非连续玻璃纤维。非连续玻璃纤维是指熔融的玻璃液从熔池或熔炉流出后被外力(如气吹、辊甩等)作用并最终冷却成更细的线段式玻璃态纤维。然而,从传统的玻璃棉、矿(岩)棉的制造、二次加工、湿法成型过程、芯材切割、包装等工序都产生了大量的纤维粉尘,这些纤维粉尘将在一定时间内悬浮在操作区及附近的空气当中。由于这些纤维粉尘的线径大多在3μm以下,极有可能被生物体(包括人体)吸入。这些纤维粉尘也大多在生物体内不溶解或较难溶解,很容易引起生物体炎症及病变等,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MMMF分类为致癌危险程度分组的2B组(可能致癌物)。
生物可溶解纤维是指能够在循环的生理肺液或体液中较快地发生溶解、降解等形为以及这种形为的产物被生物体吸收利用或通过生物体自身循环体系排除体外而不对生物体产生危害的一类纤维。生物可溶解纤维可以为生物可溶解有机纤维、生物可溶解无机纤维及生物可溶解复合纤维等,其存在形式可为棉(絮)状或短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步式三原色粒子流染色方法
- 下一篇:针织物的设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