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东莨菪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1526.0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5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兆广;何宝;朱荃;石兴华;王汝上;段婷婷;赵俊义;程慧荃;顾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康臣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16 | 分类号: | C07D311/16;A61K31/352;A61P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彤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莨菪 内酯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东莨菪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血栓栓塞不仅是许多心脏疾病的发病基础,同时也可能是许多心脏疾病的重要并发症。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研究者提出,大多数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心外膜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所引起的。如今,由血栓导致的血栓性疾病,已成为常见且多发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被世界医学界称为“头号杀手”。
根据血栓形成部位、条件与性质,血栓性疾病主要分为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形成是从动脉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血小板激活开始,严重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其形成主要与血小板活化和凝血系统激活这2个环节有关;静脉血栓由静脉血管中多种原因诱发形成,可导致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Kroegel C,Reissig A.Principle mechanisms underlying venous thromboembolism:epidemiology,risk factors,pathophysiology and pathogenesis[J].Respiration,2003,70(1):7-30.),其形成主要与凝血系统激活有关。VTE是继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脑卒中之后,第三大心血管疾病(Spencer F A,Emery C,Lessard D,et al.TheWorceste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study: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the 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J Gen Intern Med,2006,21(7):722-727.)。
在西方国家,DVT和PE的年发病率分别为0.1%和0.05%,与脑卒中的发病率相当。据ACCP报道,骨科大手术后DVT总发生率较高,髋关节置换术为42%~57%、膝关节置换术为41%~85%、髋部骨折手术为46%~60%;PE总发生率分别达0.9%~28.0%、1.5%~10.0%、3.0%~11.0%。VTE在中国同样也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中国骨科大手术病人的DVT发生率为20.6%~58.2%,与西方国家相近。许多疾病亦可伴发VTE,如在日本,据2000-2008年统计,心功能Ⅳ级心衰病人DVT发病率可达25.5%(Ota S,Yamada N,Tsuji A,et al.Incidence and clinical predictor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heart failure in Japan[J].Circ J,2009,73(8):1513-1517.)。另外,静脉血栓形成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在年长者中年龄每增加1岁,发病率可提高1%(Engbers M J,van Hylckama Vlieg A,Rosendaal F R.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elderly:incidence,risk factors,and risk groups[J].J Thromb Haemost,2010,8(10):2105-2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康臣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康臣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1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