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微生物菌剂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4581.5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红;廖瀚峰;丁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礼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5F17/00;C05F15/00;C12R1/07;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制备 方法 得到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微生物菌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因恶臭所带来的污染也更加敏感。产生恶臭的物质不仅可使人产生不快和厌恶感,而且许多恶臭物质还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因而国外有些国家较早地就开始了该方面的研究,对恶臭实行专项立法,把恶臭污染从大气污染中单独分离出来作为公害的一种。
恶臭气体的脱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技术,一般有化学法、物理化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中的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能够转化或者降解恶臭物质的特殊微生物的高效吸附、吸收和降解作用对恶臭气体进行净化,化恶臭为无臭,不含任何化学药品,也不含转基因产品成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代表着生物环保产业发展的方向。而现有的微生物除臭技术除臭时间长,菌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微生物菌剂和应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短短芽孢杆菌50L-3a、土壤短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分别固体活化培养后,制得浓度均为1-3×108CFU/ml的三种菌悬液;
(b)将三种所述菌悬液分别以体积百分数为3-7%的接种量接种至一级种子培养基,培养得到浓度均为1-4×1010CFU/ml的三种一级种子菌悬液;
(c)将三种所述一级种子菌悬液以等体积混合,然后以体积百分数为2-3%的接种量转接至二级种子培养基,培养得到混合菌浓度为2-5×1011CFU/ml的二级种子混合菌悬液;
(d)将所述二级种子混合菌悬液按体积百分数为2-6%的接种量转接至菌剂发酵培养基,发酵至芽孢浓度为2-5×1012CFU/ml、芽孢数占所述发酵菌液总菌数的85%以上,得到微生物菌剂。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中,采用含有吐温80的无菌水冲洗菌体,所述吐温80占所述无菌水的体积百分数为0.04-0.06%,混匀得到所述菌悬液。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b)中,按重量份计,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成分包括:玉米粉 10-14份、酵母提取物 4-6份、氯化钠 6-10份和蒸馏水 1000份,所述一级种子培养基的pH为7.1-7.3。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c)中,按重量份计,所述二级种子培养基成分包括:玉米粉 10-14份、酒糟粉 8-12份、花生粕粉 4-6份、氯化钠 5-7份、和蒸馏水 1000份,所述二级种子培养基的pH为7.1-7.3。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d)中,按重量份计,所述菌剂发酵培养基成分包括:玉米粉 13-15份、酒糟粉 14-16份、花生粕粉 6-8 份、麸皮 14-16份、氯化钠 2-4份、K2HPO4 3-5份、MnSO4 0.03-0.05份和蒸馏水 1000份,所述菌剂发酵培养基的pH为7.1-7.3。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b)、所述步骤(c)和所述步骤(d)中,培养条件为35-38℃,210-240rpm/min振荡培养。
优选地,将所述微生物菌剂的pH值调为5-5.5,加入氯化钠,至所述氯化钠与所述微生物菌剂的质量百分数为8-10%,制得液态微生物菌剂。
优选地,将所述微生物菌剂的pH值调为5.5-6,依次加入氯化钠和丙酸钠,所述氯化钠与所述丙酸钠的重量分别为所述微生物菌剂的重量的4-6%和1.5-3.0%,得到预制液;
在所述预制液中加入载体,所述载体与所述预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5:1-1.5,于45-60℃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制得固态微生物菌剂;
其中所述载体为酒糟粉与麸皮的质量比为1-1.5:1-1.5的混合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该微生物菌剂在城市生活垃圾、厨余垃圾以及畜禽粪便中除臭和发酵腐熟制备有机肥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礼红,未经周礼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4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框式结构焊接热处理固定装置
- 下一篇:简易排气歧管支架焊接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