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外脱落插头回收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0386.3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4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寅昕;包锦忠;徐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3/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落 插头 回收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卫星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星外脱落插头回收固定机构,尤其适用于无塔架快速发射任务中电脱落插头的星外脱落插头的回收任务。
背景技术
小卫星上的脱落插头通常包括星外脱落插头和星内脱落插头两部分,在小卫星发射之前,需要将星外脱落插头拆除,以断开星箭间的连接电缆,使卫星从外部供电、外部指令控制切换回内电控制及星上自主控制,同时将星箭连接接口变成仅有对接机构连接端口。
目前,在小卫星在发射场上,普遍采用射前手动拆除回收星外脱落插头的方式拆除小卫星上的脱落插头。为此,操作人员一般需要登上30米到40米的塔架或是支架车,靠近运载火箭整流罩,通过整流罩上的操作口进入整流罩内,拆除星外脱落插头并将其带出。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克服心理压力登高靠近整流罩,这本身就无法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操作人员需要进入整流罩内进行拆除作业,如此操作,一方面会破坏整流罩内的气密环境,另一方面,在罩内拆除过程中,由于操作空间狭小,操作人员容易磕碰到卫星本体或是卫星上的凸出物,导致卫星的损坏或者操作人员的人身的伤害。这种操作流程周期太长,且操作复杂,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卫星机动快速发射的任务需求。
而且,随着运载火箭的发展,已经研发出机动及快速发射的运载火箭,并提出了搭载小卫星的任务。针对这样的实际任务,已经没有塔架等操作平台,而现有的脱落插头已具备电动脱落分离的功能。当电脱落插头电动分离时,星内脱落插头会留在卫星本体上,而星外脱落插头在其与星内脱落插头电动脱离时的力的作用下会弹出停留在电脱落插头的插孔内或者脱落出来,脱落的星外脱落插头在脱落过程或是在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会对卫星的发射及运行造成损害。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星外脱落插头回收固定机构,从而防止星外脱落插头脱落时对卫星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行、安全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的星外脱落插头回收固定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星外脱落插头回收固定机构,包括:星外脱落插头支座、上支撑摆臂、以及下支撑臂,其中,星外脱落插头固定连接至所述星外脱落插头支座上;所述星外脱落插头支座连接至所述上支撑摆臂的第一连接端,所述上支撑摆臂的第二连接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下支撑臂,使得携带着星外脱落插头的所述星外脱落插头支座能够在星外脱落插头与星内脱落插头电动脱离时的力的作用下转动至远离卫星本体的位置;并且所述下支撑臂固定至运载适配器。
进一步地,所述星外脱落插头支座包括上盖和下支撑座,所述上盖固定连接至所述下支撑座,星外脱落插头夹持固定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支撑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星外脱落插头支座具有燕尾形滑块,所述上支撑摆臂的第一连接端的端面上相应地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滑块匹配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自所述上支撑摆臂的第一连接端的一侧沿着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端面的长度,使得当星外脱落插头与星内脱落插头电动脱离时,所述星外脱落插头支座能够在电动脱离时的力的作用下携带着该星外脱落插头沿着所述凹槽移动离开卫星本体,并且不会脱离出所述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摆臂的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容纳槽,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相应地设置有同轴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下支撑臂的第一端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伸入所述容纳槽内,并且所述突出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一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二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三定位孔,由此能够通过定位销和螺母将所述上支撑摆臂与所述下支撑臂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星外脱落插头回收固定机构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够限制所述上支撑摆臂绕着所述上支撑摆臂与所述下支撑臂之间的连接点转动的角度,从而携带有星外脱落插头的上支撑摆臂锁定在预定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0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