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椎间盘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3490.8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0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谭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L27/18;A61L27/50;A61L27/54;A61L2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胡海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椎间盘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板,包括层叠的第一耐磨层和第一修复层,所述第一耐磨层远离所述第一修复层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凸面,所述第一修复层包括层叠的第一修复单元层和第二修复单元层,所述第二修复单元层层叠于所述第一耐磨层上;及
第二终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终板上,所述第二终板与所述第一终板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二终板包括层叠的第二耐磨层和第二修复层,所述第二耐磨层远离所述第二修复层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凹面,且所述弧形凸面与所述弧形凹面滑动抵接,所述第二修复层包括层叠的第三修复单元层和第四修复单元层,所述第四修复单元层层叠于所述第二耐磨层上;
其中,所述第一耐磨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二耐磨层的材料均为聚醚醚酮和增强纤维的混合物,所述第一修复单元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修复单元层的材料均包括聚醚醚酮和可降解的第一活性骨修复材料,所述第二修复单元层的材料和所述第四修复单元层的材料均为聚醚醚酮和可降解的第二活性骨修复材料的混合物,所述第一活性骨修复材料为含骨诱导因子的微球或者所述第一活性骨修复材料为由羟基磷灰石、α-磷酸三钙、β-磷酸三钙、硫酸钙及生物活性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和含骨诱导因子的微球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活性骨修复材料选自羟基磷灰石、α-磷酸三钙、β-磷酸三钙、硫酸钙及生物活性玻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耐磨层包括多个依次层叠的第一耐磨单元层,多个所述第一耐磨单元层的材料均为所述聚醚醚酮和所述增强纤维的混合物,从所述第一耐磨层的一侧到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一耐磨单元层的材料中的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少,所述第二修复单元层层叠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少的所述第一耐磨单元层上,所述弧形凸面形成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一耐磨单元层上;
所述第二耐磨层包括多个依次层叠的第二耐磨单元层,多个所述第二耐磨单元层的材料均为所述聚醚醚酮和所述增强纤维的混合物,从所述第二耐磨层的一侧到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二耐磨单元层的材料中的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少,所述第四修复单元层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少的所述第二耐磨单元层层叠,所述弧形凹面形成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二耐磨单元层上;
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的材料中的增强纤维的直径均为1纳米~50微米,长度均为10微米~1000微米;第一耐磨层的材料和第二耐磨层的材料的聚醚醚酮的粒径均小于40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一耐磨单元层的材料中,所述增强纤维与所述聚醚醚酮的质量比为0.1:1~0.5:1;
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二耐磨单元层的材料中,所述增强纤维与所述聚醚醚酮的质量比为0.1:1~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一耐磨单元层的厚度为50微米~100微米;
含所述增强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多的所述第二耐磨单元层的厚度为50微米~1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修复单元层为多个,且多个第二修复单元层依次层叠于所述第一耐磨层上,从所述第一修复层的一侧到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二修复单元层的材料中的所述第二活性骨修复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少,含所述第二活性骨修复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少的所述第二修复单元层层叠于所述第一耐磨层上;
所述第四修复单元层为多个,且多个第四修复单元层依次层叠于所述第二耐磨层上,从所述第二修复层的一侧到另一侧,所述多个第四修复单元层的材料中的所述第二活性骨修复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少,含所述第二活性骨修复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少的所述第四修复单元层层叠于所述第二耐磨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石墨纤维、碳化硅纤维、不锈钢纤维及钛基晶须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骨修复材料和所述第二活性骨修复材料的粒径为100微米~1毫米。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增强纤维与聚醚醚酮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将第一添加剂与聚醚醚酮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材料,所述第一添加剂为氯化钠或者所述第一添加剂为由羟基磷灰石、α-磷酸三钙、β-磷酸三钙、硫酸钙及生物活性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将可降解的活性骨修复材料与聚醚醚酮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材料;
提供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具有外凸的弧形底面,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料、所述第二混合材料及所述第一混合材料依次加入所述第一模具中,成型后,去除所述第一模具,经烧结,得到依次层叠的第一修复单元层胎体、第二修复单元层和第一耐磨层,且所述第一耐磨层远离所述第二修复单元层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凸面;
清洗去除所述第一修复单元层胎体的表面上的所述氯化钠,然后将含骨诱导因子的微球吸附至所述第一修复单元层胎体上以形成第一修复单元层,得到第一终板;
将增强纤维与聚醚醚酮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将第二添加剂与聚醚醚酮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材料,所述第二添加剂为氯化钠或者所述第二添加剂为由羟基磷灰石、α-磷酸三钙、β-磷酸三钙、硫酸钙及生物活性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将可降解的活性骨修复材料与聚醚醚酮混合,得到第四混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材料和所述第四混合材料中的活性骨修复材料均选自羟基磷灰石、α-磷酸三钙、β-磷酸三钙、硫酸钙及生物活性玻璃中的至少一种;
提供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具有内凹的弧形底面,将所述第二混合物料、所述第四混合材料及所述第三混合材料依次加入所述第二模具中,成型后,去除所述第二模具,经烧结,得到依次层叠的第三修复单元层胎体、第四修复单元层及第二耐磨层,且所述第二耐磨层远离所述第四修复单元层的一侧形成有弧形凹面,且所述弧形凸面与所述弧形凹面可滑动抵接;及
清洗去除所述第三修复单元层胎体的表面上的所述氯化钠,然后将含骨诱导因子的微球吸附至所述第二修复层胎体上以形成第三修复单元层,得到第二终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34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