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水下液压机械手手臂关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6899.5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铭钧;杨超;马小委;赵克楠;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B25J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水下 液压 机械手 手臂 关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机械手手臂关节结构,特别是一种搭载于水下机器人的一种小型化水下液压机械手手臂关节结构。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是现代海洋环境监测及资源开发的重要工具;随着其工作范围,作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其作业工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自治式水下机器人(AUV)由于其使用环境广泛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由于体积、重量以及能源等限制,适用于AUV的作业机械手很少;特别是搭载于AUV上驱动能力较强的小型化液压机械手尤其少见。
目前,国内机械手臂结构大多采用“U型板框架式”和“圆筒式”结构,而且机械手驱动方式大多采用电机驱动和液压驱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635024.9名称为一种机械手手臂结构,采用电机驱动,其结构较为简单,灵活性好,但该机械手手臂结构只适用于陆地机械手,不能满足水下作业的要求,而且不能满足机械手小型化的要求;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86859.X名称为机械手手臂,该机械手采用几组平行四连杆结构,液压油缸驱动实现机械手近似垂直升降和近似水平伸缩的运动;但无法实现机械手关节转动180°,而且机械手结构不能实现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机械手关节180°转动,且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结构紧凑的小型化水下液压机械手手臂关节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驱动机构,第一机械臂的前端与第二机械臂的后端通过转动轴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机械臂与第二机械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C型板和直板,液压缸的缸体铰接在第一机械臂上、缸杆与C型板中部铰接,C型板的一端与第一机械臂铰接、另一端与直板的一端铰接,直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械臂铰接。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第一机械臂是由两个侧板A和一个底板A连接组成,所述的第二机械臂是由两个侧板B和一个底板B连接组成,液压缸的缸体铰接在两个侧板A之间,驱动机构包括两个C型板和两个直板,两个C型板的中部通过支撑杆连接,液压缸的缸杆与支撑杆铰接,每个C型板的一端与一个侧板A铰接、另一端与一个直板的一端铰接且该直板的另一端与侧板B铰接。
2、转动轴上设置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装置包括旋转变压器转子、旋转变压器定子、外壳和旋转变压器输出信号线,旋转变压器转子与转动轴过盈配合,旋转变压器定子套于旋转变压器转子的外侧并固定在外壳内侧,外壳安装在第二机械臂的两个侧板B上,旋转变压器输出信号线从外壳中部通孔走线,并密封通孔。
3、直板的一端带有Y形叉,C型板的一端插在Y形叉中通过连接销钉实现C型板与直板的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机械手手臂关节的小型化设计以及采用液压驱动方式,使机械手手臂关节具有结构紧凑、体积重量小、驱动能力强等优点。
2.采用直线油缸与六铰点机构实现关节的转动,使关节转动可达180°,实现了直线油缸驱动关节得到更大的转动角度。
3.机械手关节内部集成位置检测装置,利用位置检测装置采集水下机械手关节作业的角度、角加速度信号,并将其传递回机械手控制系统中,有利于实现水下机械手闭环反馈控制。
4.采用模块化原理设计机械手手臂关节结构,通过将本发明机械手手臂结构的自由组合,可改变机械手自由度形式或可满足机械手多种结构组合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三维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D处转动轴轴向截面图。
图4为A处螺栓连接轴向截面图。
图5为C处支撑轴连接轴向截面图。
图6为B处支撑杆连接轴向截面图。
图7为E处支撑轴连接轴向截面图。
图8-a为外壳零件结构简图,图8-b为外壳零件截面图。
图9为C型板零件结构简图。
图10-a为Y形板零件截面图,图10-b为Y形板零件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水下液压机械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机械手提供水下作业的驱动力,并且通过自身的位置检测装置反馈机械手作业关节的角度、角加速度等作业参数以便于上位机对机械手关节的控制;本发明专利采用油液压驱动六绞点机构,使关节转动可达180°,能够为机械手提供较大的、平稳性强的驱动力矩,并且结构紧凑、体积重量小,满足机械手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68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