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迹跟踪回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9370.9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波;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宝英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26 | 分类号: | G01C2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郭霞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迹 跟踪 回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航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维轨迹跟踪回放方法。
背景技术
GPS定位可以为户外人员提供地图信息和导航,其中有一种导航功能是历史轨迹回放,即将在过去某一段时间内行驶过的路径在地图上标注,以查看历史行走路径。但是由于国家法律或政策上的原因,地图存在一定偏移量,任何位置信息的坐标只有在偏移后才能在地图上准确地进行标注,上述偏移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的。
现有的轨迹回放方法具体包括:夹角判断及距离判断结合抽稀轨迹点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原始轨迹点,与首尾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构成的角度与预先设定的距离阀值、角度阀值进行判断来确定是否对该原始轨迹点进行抽稀,这种方法首先对地图上所有的曲线的原始轨迹点进行依次遍历,重复进行夹角计算,线段抽稀,虽然考虑比较周到,但是目前采用的历史轨迹回放的做法是通过算法计算历史轨迹的偏移量,先纠偏,再将纠偏后的历史轨迹全部在地图上标注。上述做法的缺陷在于回放速度慢,采用的算法异常复杂且经过多次计算,并且没有结合地图比例尺进行判断,故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电子地图比例尺的影响导致其轨迹回放的准确率降低,另外当轨迹点数据巨大时,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迹跟踪回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回放的轨迹点分为多个区段,各区段的轨迹点数目基本相同;
(2)在地图上同时进行多个区段的各个轨迹点的标注;
(3)当各区段均完成标注后,回放全部轨迹点。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将多个区段对应的地图分成与各区段对应的子地图,各个区段的各个轨迹点的标注分别在所述各个子地图上完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标注还包括对各个轨迹点进行编号。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3)中,按照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轨迹回放。
进一步地,所述编号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的。
进一步地,对各个子地图编号。
进一步地,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
(4)将各轨迹点与子地图的编号相关联。
进一步地,在步骤(1)前,还包括:选定地图的分辨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提高回放响应速度,提供更快捷的回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轨迹跟踪回放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轨迹跟踪回放方法,其中,首先确定待回放轨迹的背景。该背景一般是电子地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景也可以是某些工程设计图、结构布局图等等。背景的确定依据实际所需要的分辨率或比例尺。
然后,获取待回放的轨迹点。这些轨迹点是由使用者随身携带的定位设备获得并记录的。这些轨迹点在由使用者获得以后,一般会上传或传送到轨迹跟踪回放使用的数据库中供读取。当轨迹点代表多条轨迹时,分别处理各个轨迹对应的所有轨迹点。以下先列举针对一条轨迹对应的轨迹点的处理流程。其他条轨迹对应的轨迹点的处理流程以此类推。
某一条轨迹的待回放的轨迹点被分为多个区段,划分标准是使得各区段的轨迹点数目基本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当轨迹较长或其上的轨迹点较多时,能够分别为各区段轨迹的跟踪回访做好同步处理的准备。
然后,在地图上同时标注所述多个区段的每一个区段。标注时,对各个区段上的各个轨迹点依次在地图上进行标注。
在一个实施例的标注过程中,将多个区段对应的地图划分成与各区段对应的子地图,各个区段的各个轨迹点的标注分别在所述各个子地图上完成。所述标注还包括对各个轨迹点进行编号。优选地,该编号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的。
当各区段均完成标注后,回放全部轨迹点。优选地,按照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轨迹回放。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个,将各轨迹点与子地图的编号相关联。关联后的轨迹点可以供今后回放时迅速在对应的地图区域进行标注和回放,提高效率。
以上的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宝英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宝英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9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