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式连续化制备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0330.6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施湘君;庄玉国;陈仁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荣耀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9/44 | 分类号: | C07C309/44;C07C30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晓普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制备 亚硫酸 氢钠甲萘醌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生素K3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管式反应器连续化生产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sodium menadione sulfate,MSB)是最为常用的维生素K3,其分子式为C11H8O2·NaHSO3·3H2O,分子量为330.29,其性状为白色至浅黄色结晶性粉末,味苦,无臭味或微臭,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和苯,常温下稳定,易吸潮,遇光分解,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性。本品作为饲料添加剂,是畜禽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它能有效地防治畜禽出血性疾病,增强抵抗寄生虫及球虫病的能力;产品少数应用在人药方面;在农业上、功能性涂料方面也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比如在农业上,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使农作物增产。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是通过β-甲萘醌和亚硫酸氢钠进行加成反应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目前国内主要工艺是在釜式反应器中,以β-甲萘醌和亚硫酸氢钠或焦亚硫酸钠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40~75℃反应2~3小时,反应液冷却后冷冻至0~10℃结晶,经离心分离,烘干,得产品,收率50~70%(CN 101245038A)。上述生产方法存在如下缺点:反应时间过长,导致很大一部分的原料转化为没有任何用途的焦油,从而造成环境污染;设备生产效率低,生产量小,生产辅助时间长,产品质量不稳定。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周期短、收率高、操作简便、节能安全、环境友好的管式连续化生产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新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式连续化制备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50-80℃温度下将β-甲萘醌、醇溶剂混合配成β-甲萘醌溶液,在50-80℃温度下配制焦亚硫酸钠水溶液,将预热至50-80℃的β-甲萘醌溶液与焦亚硫酸钠水溶液分别经过计量泵后,经混合器混合均匀,混合后的物料进入管式反应器进行反应,控制反应液温度为50~80℃,在管式反应器内的反应停留时间为1~15min;管式反应器出口所得物料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固体产物、洗涤、烘干制得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所述β-甲萘醌溶液和焦亚硫酸钠水溶液分别通过计量泵控制流量,使单位时间内进入混合器的β-甲萘醌溶液中的β-甲萘醌与焦亚硫酸钠水溶液中的焦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6~0.9,优选1:0.7。
本发明所述的醇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优选乙醇。
本发明所述的β-甲萘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22%,优选18%。
本发明所述的焦亚硫酸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40%,优选35%。
本发明所述反应液温度为50~80℃,优选75~80℃,更优选75℃,在管式反应器内的反应停留时间为1~15min,优选5min。
所述结晶通常在结晶釜中进行,控制结晶温度为0~10℃(优选0℃),保温结晶2~6小时(优选2小时),离心分离固体产物,用冷乙醇洗涤后烘干,制得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本发明所述管式反应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对管道形状没有特别的要求,单管,双管,直形,螺旋形,蛇形等各种形状都可以,优选为盘管式。对管道的材质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是铜,不锈钢等。
进一步,优选本发明所述的管式反应器为内径为6mm、长度为80m的盘管式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荣耀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荣耀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0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