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悬置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1503.6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1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粟荣锦;覃文;向本杰;覃壮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悬置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发动机通过悬置支架安装到汽车车架上,一种合理优化设计的悬置支架,将能很好的改善汽车的振动,降低噪音,提高驾车及乘车舒适性,提高安全性,节约成本,给装拆维修带来便利。
现有技术的悬置支架,多为“板状”结构设计,还有较多采用焊接件或铸造件,其中,“板状”结构设计的悬置支架,无过多考虑加强结构,提高强度与减小体积、重量形成尖锐矛盾。对现有焊接件悬置支架,缺乏紧凑性,外观质量较差,可靠性低。对铸造件悬置支架,没有经过精心优化设计,结构较复杂,比较笨重,给铸造、加工、装配、维修等带来诸多不便。另外,以上方案的支架,安装后模态不好,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震动,使车辆运行时产生噪音。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发动机悬置支架,该发动机悬置支架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减小了体积、降低了重量,具备了强度高、模态好、结构紧凑和装配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底座,其外侧布置有底座安装凸台,所述底座安装凸台的中心开有底座安装螺栓孔,该底 座通过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底座安装螺栓孔安装固定到气缸体上;以及悬臂,其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该悬臂的前端上面具有悬臂安装凸台,所述悬臂安装凸台中间开有悬臂连接螺栓孔,该悬臂的前端下面具有悬臂安装面,该悬臂通过第二螺栓穿过所述悬臂安装面安装固定到车架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的一端与悬臂的一端连接形成“L”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的一端与悬臂的一端呈钝角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与悬臂在内侧中间的连接处布置有第一加强筋,在第一加强筋的两侧分别布置有第二加强筋。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悬臂的顶部布置有垂直相交的纵向加强筋与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与横向加强筋交错构成减重镂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悬臂的前端为圆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发动机悬置支架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减小了体积、降低了重量,具备了强度高、模态好、结构紧凑和装配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安装螺栓孔,2-底座安装凸台,3-纵向加强筋,4-横向加强筋,5-悬臂安装凸台,6-悬臂连接螺栓孔,7-悬臂,8-减重镂空,9-底座,10-悬臂前端,11-悬臂安装面,12-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内侧悬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悬置支架采用铸造成型,整体呈“L”形,其具体结构包括:底座9和悬臂7,其中,底座9的一端与悬臂7的一端连接形成“L”形,其中,底座9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到气缸体上。悬臂7的前端下面与车架上的软垫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该发动机悬置支架整体呈“L”型设计,结构简单、美观。
如图3所示,底座9的一端与悬臂7的一端呈钝角连接,二者在结合处非垂直结构,悬臂7的内侧悬臂14斜向下形成“斜坡”状与底座结合,该结构设计尤其适用于V型发动机,“斜坡”状结构形成让位区,避让悬置支架上方的气缸体,同时这也是一种减重结构。
如图2所示,底座9与悬臂7在内侧中间的连接处布置有第一加强筋12,在第一加强筋12的两侧分别布置有第二加强筋13。该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内侧采用中间布置第一加强筋+两侧布置第二加强筋组合,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提高支架强度,中间布置主要的第一加强筋,两侧第二加强筋作为辅助,可避免两侧占用过多空间,影响周围两件的布置,通过CAE分析,主要载荷也是沿中间分布,这种加强筋布置方式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产品分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高粱专用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