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管道保护功能的浆体输送管道系统和浆体输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9667.3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幼灵;普光跃;白建民;潘春雷;瞿承中;严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李永联 |
地址: | 6534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管道 保护 功能 输送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具有管道保护功能的浆体输送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池(1)、底流泵(2)、矿浆存储槽(3)、喂料泵(4)和石灰乳添加单元,所述浓缩池(1)的底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底流泵(2)的泵送入口,所述底流泵(2)的泵送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矿浆存储槽(3)的入口,所述矿浆存储槽(3)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喂料泵(4)的泵送入口,所述石灰乳添加单元包括石灰乳搅拌槽(5)、石灰乳计量泵(6)、第一管道支路和第二管道支路,所述石灰乳搅拌槽(5)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于石灰乳计量泵(6)的泵送入口,所述石灰乳计量泵(6)的泵送出口同时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道支路和第二管道支路,所述第一管道支路的出口连接于所述底流泵(2)的连接管道上,所述第二管道支路的出口连接于所述喂料泵(4)的连接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体输送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支路和第二管道支路上均设置有阀门(7、8、9、10)和止回阀(1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浆体输送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支路的出口连接于所述底流泵(2)的泵送入口管道上,所述第二管道支路的出口连接于所述喂料泵(4)的泵送入口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浆体输送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主泵(13)和浆体输送主管道(14),所述喂料泵(4)的泵送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主泵(13)的泵送入口,所述主泵(13)的泵送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浆体输送主管道(14)。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浆体输送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阀门控制所述第一管道支路和第二管道支路处于交替连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浆体输送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乳搅拌槽(5)提供的石灰乳的重量浓度处于15-20%,所述石灰乳计量泵(6)控制石灰乳的添加体积比例处于1/1000-10/1000之间。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浆体输送管道系统进行的浆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底流泵(2),将浓缩池(1)中的浆体泵送至矿浆存储槽(3),启动喂料泵(4),将矿浆存储槽(3)内的浆体泵送输出,同时启动石灰乳计量泵(6),将石灰乳搅拌槽(5)内的石灰乳泵送输出;
(2)、打开第一管道支路上的阀门(7、9),同时关闭第二管道支路上的阀门(8),利用第一管道支路将石灰乳搅拌槽(5)内的石灰乳按预定比例添加到底流泵(2)所连接的管道内,并与其中的浆体混合;
(3)、检测所述底流泵(2)所连接管道内壁的石灰乳结垢是否超出预设厚度,若否则继续检测,若是则执行步骤(4);
(4)、关闭第一管道支路上的阀门(7),同时打开第二管道支路上的阀门(8、10),利用第二管道支路将石灰乳搅拌槽(5)内的石灰乳按预定比例添加到喂料泵(4)所连接的管道内,并与其中的浆体混合;
(5)、检测所述喂料泵(4)所连接管道内壁的石灰乳结垢是否超出预设厚度,若否则继续检测,若是则重复执行步骤(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浆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是检测所述底流泵(2)的泵送入口管道内壁的石灰乳结垢状态,所述步骤(5)具体是检测所述喂料泵(4)的泵送入口管道内壁的石灰乳结垢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浆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对第二管道支路内的石灰乳结垢进行清理;所述步骤(4)中还包括对第一管道支路内的石灰乳结垢进行清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浆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乳搅拌槽(5)提供的石灰乳的重量浓度处于15-20%,所述石灰乳计量泵(6)控制所述石灰乳与浆体间的体积流量比例处于1/1000-10/1000之间,且进入浆体输送主管道(14)的浆体PH值为1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96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模块及应用该压电模块的电子设备
- 下一篇:移动装置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