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沙药材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4691.6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7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潘杰;于娟;吴丽璇;陈啟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21/78;G01N30/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363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沙 药材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沙药材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蚕沙又称晚蚕沙、蚕屎、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等,为蚕娥科昆虫家蚕的干燥粪便。干燥的蚕沙呈圆柱型小粒,微有青草气,色黑,坚实,均匀。临床上,蚕沙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定痛之功能,治疗除风湿痹痛、风疹瘙痒、头风头痛、皮肤不仁、关节不遂、急剧吐泻转筋、腰脚冷涌、烂弦风眼等症。研究表明,蚕沙中主要有效部位是总生物碱,其代表成分为1-脱氧野尻霉素,该生物碱是一种天然糖的结构类似物,具有很高的a-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病毒感染等疾病。
然而现有的蚕沙药材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茚三酮反应或TLC鉴别或对派可林酸进行检测,不仅检测的指标较为单一,而且不能检测其中的生物碱的含量,不利于从整体上对该药材或者含有该药材的药物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全面、针对性强的蚕沙药材的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蚕沙药材的检测方法检测的指标较为单一,不能检测其中的生物碱的含量,不利于从整体上对该药材或者含有该药材的药物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出一种快速、全面、针对性强的蚕沙药材的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蚕沙药材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对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测定步骤:
精密称定1-脱氧野尻霉素对照品5-15mg,加水稀释制成每mL含0.1-0.5mg的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1mL所述对照品储备液,并精密加入质量浓度为1-3%的NaHCO3溶液1-4mL以及1-3mg/mL的芴甲氧羰酰氯乙腈溶液1-4mL,混匀并于30-60℃进行水浴反应20-40min,随后以30-60%的乙腈定容至20-30mL,作为对照品溶液;
取待测药材研细,并精密称取0.5-2.0g,加入用浓盐酸调pH值为3-4的水30-60mL,搅拌均匀,超声处理20-30min,并离心取上清液;残渣加pH值为3-4的水适量洗涤,离心合并上清液,并浓缩至10-20mL;将浓缩液置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先用水洗脱,收集并弃去水洗脱液,再用0.5M氨水洗脱,并收集氨水洗脱液,浓缩至近干,随后加水10mL溶解,超声处理1-5分钟,并加水定容至20-30mL,得到供试品储备液;精密量取1mL所述供试品储备液,依次加入质量浓度为1-3%的NaHCO3溶液1mL、以及1-3mg/mL的芴甲氧羰酰氯乙腈溶液4mL,混匀并于30℃进行水浴反应40min,随后以30-60%的乙腈定容至20-30mL,作为供试品溶液;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睛为流动相A、以0.2%的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梯度洗脱:0-8min,A:B为25%:75%;8-40min,A:B为25%:75%→50%:50%;40-45min,A:B为50%:50%;45-46min,A:B为50%:50%→25%:75%;46-75min,A:B为25%:75%;控制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63nm,理论板数按1-脱氧野尻霉素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精密吸取所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本发明上述蚕沙药材的检测方法,所述对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的步骤包括:
精密称定1-脱氧野尻霉素对照品10mg,加水稀释制成每mL含0.2mg的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1mL所述对照品储备液,并精密加入质量浓度为2%的NaHCO3溶液1mL以及2mg/mL的芴甲氧羰酰氯乙腈溶液4mL,混匀并于30℃进行水浴反应40min,随后以50%的乙腈定容至25mL,作为对照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4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管式节能器及换热方法
- 下一篇:后道工序(BEOL)互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