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缩聚型珠状大孔树脂萃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67372.0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7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何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4/10 | 分类号: | C08G14/10;C08K3/32;C08K3/34;C08K3/04;C08J9/28;C08J9/26;B01D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何涛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缩聚 型珠状大孔 树脂 萃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萃取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缩聚型珠状大孔树脂萃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缩聚型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开发较早,应用领域很广的离子交换功能高分子材料。目前已广泛用于水处理、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等行业。
该类树脂是通过缩聚反应工艺作为主要制备方法来制备的。较早的缩聚树脂是用本体聚合工艺先制成块状聚合物,再经粉碎、过筛,得到无定形颗粒。该种制备方法所得到的树脂因形状不是珠状的,水力学性能较差,在柱操作中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此外,由于缩聚型树脂所采用的单体均为水溶性的,不能采用水作为悬浮聚合分散介质来制备珠状树脂,只能采用非水溶性的介质作为分散介质。所有这些都给制备缩聚型珠状树脂带来了困难,也使该项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此外,固体萃取剂作为萃取技术领域的一大分支,由于其在特定萃取体系中的不溶解性,可使传统的液/液萃取过程变为液/固萃取过程,减少了工艺步骤,提高了工艺效率。但由于固体萃取剂一般以粉末状使用,给工艺过程带来了诸多不便。
刘永宁等人(刘永宁、史作清、张晴、何炳林,珠状大孔缩聚树脂合成及脱色性能研究,离子交换与吸附,1990,6(4)),以甲醛、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缩聚型树脂并应用于甜叶菊甜味剂的脱色。该研究工作探索了缩聚型珠状大孔树脂的合成工艺,其产物主要用于天然物质的脱色。由于共聚组分较少,限制了产品的应用范围。日本UNITICA公司将苯酚、甲醛与亚氨基乙二酸利用Mannish反应合成得O-羟基卞基亚氨基乙二酸基,再与苯酚、甲醛共聚制得的单体的水溶液悬浮分散在有机介质卤代烃中经缩聚过程不断从球体中蒸出水分,直接形成球状缩聚型螯合树脂。王佳兴等人(王佳兴、郁仁荣,“粉末包埋”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离子交换与吸附,1992,8(3)),以甲醛、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可以包埋粉末化学物质的缩聚树脂。该树脂的主要缺点一是强度较差,在使用中容易破碎,使用寿命短;二是未能制备成大孔型,树脂使用效率较差。
上述树脂的制备方法以制备离子交换树脂为目的,但产品存在多种缺陷,由于缩合共聚体系中固体粉末的存在,给聚合工艺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缩聚型大孔树脂的问题,提供一种缩聚型珠状大孔树脂萃取剂,该树脂萃取剂中的树脂可将固体萃取剂包埋于其中,具有固体萃取剂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萃取领域,且强度高,使用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缩聚型珠状大孔树脂萃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三聚氰胺 15-25份
甲醛 35-50份
多元酚 5-10份
固体萃取剂 20-30份
致孔剂 5-10份
蒸馏水 5-10份
分散介质 300-500份
巴拉弗络 3-5份。
优选的,一种缩聚型珠状大孔树脂萃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三聚氰胺 18-22份
甲醛 35-45份
多元酚 5-8份
固体萃取剂 25-28份
致孔剂 8-10份
蒸馏水 8-10份
分散介质 350-450份
巴拉弗络 4-5份。
本发明所述的多元酚为对苯二酚或者间苯二酚。
本发明所述的固体萃取剂为本领域所有固体粉末状的萃取剂,优选的为磷钼酸铵、沸石、活性炭或者α-磷酸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7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动鞋鞋底
- 下一篇:功能电路及其驱动程序关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