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水线式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0573.6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毕泗元;李密;王亮;袁野;耿文新;高金良;李大勇;刘建立;张宝东;李宏伟;李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18 | 分类号: | B62D6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线 重型 车辆 底盘 装配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流水线式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生产线,属于车辆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重型车辆的生产具有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并且重型车辆的性能趋向于高质量、高可靠性要求。由于各型号重型车辆设计周期短,在此技术背景下,需要精确的装配手段与措施,以及能快速变型的装配形式。
目前,重型车辆的底盘的装配普遍采用车体固定的手工装配方法,即:装配现场车体固定,装配人员逐车移动,待装零部件与装配工具随装配人员不断变换位置,没有固定放置方式和位置。如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
1、装配车间零部件物流混乱、浪费严重;
2、装配班组按组别分类,班组数量过多,不易平衡班组之间工作时间,导致不同装配过程中的重型车辆经常位于同一工作区域内,工作现场无法控制;
3、重型车辆产品转换后装配现场容易发生零部件交叉混乱引起的装配错误;
4、车壳及大型、重型零部件运送与装配均使用大吊车吊装,空中交叉运输频繁,工位等待时间长,工作区域内人为造成的危险系数大;
5、大、中型零部件使用人工运输与装配,劳动强度大;
6、螺栓拧紧使用气动扳手,以测力扳手作为检验工具,人为误差不可控,缺乏装配过程中重要装配数据的记录和监督;
7、对装配中出现的现场问题无法及时反馈、解决,造成生产滞后,产品积压。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成熟的现代设备、能够有效均衡装配节拍、提高重型车辆装配质量的流水线式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生产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流水线式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直线依次排列的12个装配工位和1个机动工位,装配过程平均分配至每个装配工位,形成流水线式装配作业,前述机动工位、每个装配工位均由相同的基础单元组成,前述基础单元包括:
按待装车辆长度与宽度需要进行布置的四根立柱,均布在前述立柱上的配电箱、工位照明灯、压缩空气卷管盘,布设在前述立柱间的上层导轨和下层导轨,以及布设在地面上的RGV系统和地面工作台;
前述上层导轨为起重机固定导轨,轨道采用封闭型轨,上层导轨上安装有起重机;
前述下层导轨为工具工装导轨,下层导轨根据各个装配工位的装配需求配置不同工具工装。
前述的流水线式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前述12个装配工位依次为:准备工位、第一行动部件装配工位、第二行动部件装配工位、第一操向部件装配工位、第二操向部件装配工位、第一电气装配工位、第二电气装配工位、辅助系统车上装配工位、一体机装配工位、电气设备静电通电检查工位、原地发动工位、履带装配工位。
前述的流水线式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行动部件装配工位中,前述工具工装包括:依次安装在前述下层导轨上的气动助力机械手、双轴电动拧紧机和单轴电动拧紧机,放置在待装车体两侧的减速器工位器具、主动轮工位器具、诱导轮工位器具、平衡肘工位器具、扭力轴工位器具、工具箱、对中升降装置,前述立柱上放置有机油加注机以及与前述机油加注机连接的油管卷管盘。
前述的流水线式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二行动部件装配工位中,前述工具工装包括:依次安装在前述下层导轨上的气动助力机械手、单轴电动拧紧机,放置在待装车体两侧的负重轮工位器具、单双拖带轮工位器具、工具箱、通用工位器具架、对中升降装置,前述立柱上放置有润滑脂加注机以及与前述润滑脂加注机连接的油管卷管盘。
前述的流水线式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前述上层导轨采用单主梁设计。
前述的流水线式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前述下层导轨采用双横梁浮动导轨设计。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结合成熟的现代设备,并设计适合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的非标设备,形成的流水线式重型车辆底盘装配生产线有效均衡了装配节拍,并且有效提高了重型车辆的装配质量,最终提高并稳定了重型车辆的质量。
2、本发明的装配生产线将车壳与零部件物流完全分开,工位间物流完全分开,有效解决了物流混乱、搬运交叉严重的问题,使装配数据有据可查、有缘可溯,最大化地保证装配质量。
3、将装配操作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了复杂、重型、特种车辆的流水式装配作业,具有良好的可重构性,适应车辆型号与批生产变换的混线生产模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0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