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链烷烃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1433.0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4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珞;颜红;王芳;谭天伟;邓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5/00 | 分类号: | C12P5/00;C12N15/70;C12N1/21;C12R1/19;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烃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中链烷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首先将来自大肠杆菌K12菌株中的酰基辅酶A合成酶基因fadD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质粒1,经IPTG诱导,可以通过外源性流加C14:0/C16:0等中链脂肪酸的方式,催化脂肪酸生成代谢产物酯酰辅酶A。
步骤2、再将不动杆菌中的酰基辅酶A还原酶基因acr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质粒2,经IPTG诱导,可以催化细胞中积累的酯酰辅酶A还原为C14/C16的脂肪醛。
步骤3、最后将念珠藻中的醛脱羰基酶基因dc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质粒3,经IPTG诱导,可以催化脂肪醛脱去羰基,生成烷烃。
步骤4、将得到的重组质粒1/3共同转至BL21(DE3)中,经外源性流加C14:0/C16:0等中链脂肪酸与IPTG诱导表达后,可以生产中链烷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来自大肠杆菌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基因fadD的核酸序列如序列1所示,各自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2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fadD基因克隆至双启动子表达载体pACYCDuet-1,得到重组质粒pACYCDuet-fadD,质粒1,其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基因置于T7promoter1下游,由T7启动子驱动表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来自不动杆菌中酰基辅酶A还原酶基因acr的核酸序列如序列3所示,各自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4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cr基因克隆至双启动子表达载体pETDuet-1,得到重组质粒pETDuet-acr,质粒2,其中酰基辅酶A还原酶基因置于T7promoter1下游,由T7启动子驱动表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来自念珠藻中醛脱羰基酶基因dc的核酸序列如序列5所示,各自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6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基因克隆至双启动子表达载体pETDuet-acr,得到重组质粒pETDuet-acr-dc,质粒3,其中醛脱羰基酶基因置于T7promoter1下游,由T7启动子驱动表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已转入重组质粒1/3的重组大肠杆菌,经添加0.4mM IPTG诱导酰基辅酶A合成酶、酰基辅酶A还原酶、醛脱氢酶表达后,可经外源性流加C14:0/C16:0等中链脂肪酸的方式,催化脂肪酸代谢生成C13/C15等碳链长度不等的中链烷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14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多晶硅铸锭炉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翼烘烤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