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电镀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2866.8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0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童相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阳政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废水 处理 方法 废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对电镀废水进行处理:
第1步、通过固液分离机对电镀废水进行固液分离;
第2步、将第1步中分离出的液体通过漂浮物去除装置除去悬浮物;
第3步、除去经第2步处理后的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第4步、将经第3步处理后的电镀废水絮凝后通过离心机进行脱水;
第5步、将第4步中分离出的液体在厌氧消化池中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成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后通过沉淀的方法进行泥水分离;
第6步、将第5步中分离出的液体进行脱氮处理;
脱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第6-1步、将第5步中分离出的液体的PH值调节到8.5~9.4;
第6-2步、将第6-1中产生的液体通过气吹脱的方法使液体中的游离氨挥发,然后用酸液对挥发出的氨气进行吸收而生成铵盐;
第6-3步、将经第6-2步脱氮后的液体进行中和处理,将PH值调节到7.0~8.4;
第7步、将经第6步脱氮处理后的液体进行降解COD、BOD和氨氮;
降解COD、BOD和氨氮的方法为:
第7-1步、将第6步脱氮后的液体输送到一级缺氧池中处理后再输送到一级好氧池中进行处理;一级缺氧池中的厌氧细菌使液体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反硝化细菌利用液体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和一级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硝态氮的混合液进行反硝化反应,将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一级好氧池中的好氧细菌在溶解氧作用下将液体中有机物吸收分解,并转化为CO2和自身有机物,同时硝化细菌也将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态氮;
第7-2步、经一级好氧池处理后的液体输送到二级缺氧池中处理后再输送到二级好氧池中进行处理;二级缺氧池中的厌氧细菌使液体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反硝化细菌利用液体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和二级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硝态氮的混合液进行反硝化反应,将水中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二级好氧池中的好氧细菌在溶解氧作用下将液体中有机物吸收分解,并转化为CO2和自身有机物,同时硝化细菌也将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态氮;二级好氧池处理后的液体输送到第8步中进行处理;
第8步、将经第7步处理后的液体通过沉淀的方法进行泥水分离,将第7步沉淀出的污泥部分回到所述一级缺氧池中;
第9步、将第8步分离出的液体进行消毒处理后排放;
第10步,将第5步和第8步中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第10步中的污泥脱水和第4步中的脱水分开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6-2步中通过空气吹脱的方法去除游离氨,第6-2步中空气吹脱时的气水体积比为2000:1~24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5步和第6步之间增加调节池对液体进行调节,设置污泥储存池对第5步和第8步中产生的污泥进行集聚存淀后再进行脱水处理,污泥储存池设有溢流口,溢流口同调节池对接在一起。
4.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酸吸收塔、以及依次对接在一起的固液分离机、漂浮物去除装置和金属离子处理装置,所述金属离子处理装置的出液口设有依次对接的厌氧消化池、厌氧沉淀池、氨吹脱塔、缺氧好氧池、二沉池和消毒池,酸吸收塔同氨吹脱塔连接在一起用于吸收氨气,漂浮物去除装置包括设有出渣口和出液口的废水池、刮除废水池液面上的悬浮物的刮板、驱动刮板作往复运动的伸缩机构和刮板悬挂架,所述刮板悬挂架包括立杆和摆杆,所述立杆和所述伸缩机构相连接,所述立杆的上端连接有刮板抬起位限位杆和刮板放下位限位杆,所述立杆下端设有横轴,所述摆杆的中部和所述横轴铰接在一起,所述刮板连接在所述摆杆的下端,所述摆杆的上端设有平衡块,所述摆杆的上端位于刮板抬起位限位杆和刮板放下位限位杆之间,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和所述刮板的运动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去除装置还包括使刮板由放下位转换到抬起位的刮板抬升触发件和使刮板由抬起位转换到放下位的刮板下降触发件,所述刮板抬升触发件位于刮板行程终止端,所述刮板下降触发件位于刮板行程起始端,所述刮板下降触发件和刮板抬升触发件都为同摆杆配合的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28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