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套紧固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4247.2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4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余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旭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套 紧固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模具领域,尤其为一种轴套紧固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轴套紧固件,其中部具有较深深度的桶状体,桶状体的口部具有环状体,桶状体的底部中央设有连接孔,对桶状体的精度要求较高,否则连接孔以及环状体不能与轴套进行有效紧固连接,现有的加工方式需要采用多道工序先行生产桶状体和环状体,再将两者连接起来,再冲连接孔,后再经过多道整形工序才能生产出满足使用要求的轴套紧固件,生产效率较低且废品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轴套紧固件加工方法,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轴套紧固件加工方法,料带脉冲式行走于位于轴套紧固件连续模具中,在轴套紧固件连续模具的各个工位上依次进行对料带进行包含如下工序的作业:a、在料带的中部冲孔切除仅通过四个弯曲的连接带与料带其他部分连接的圆形件;b、对所述圆形件进行拉深作业在其中部拉深形成桶状体;c、对桶状体的桶底进行冲孔;c、将桶状体与料带之间的连接带切断使得桶状体与料带分离,形成所述轴套紧固件。
所述轴套紧固件加工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轴套紧固件连续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以及设置于上模座、下模座之间的第一冲孔模具、第二冲孔模具、四组拉深模具、拉深整形模具以及冲孔模具,所述各组模具分别包括连接于上模座的凸模和连接于下模座的凹模,凸模与凹模相对应,凸模随着上模座向下模座运动配合位于下模座上凹模分别对脉冲式行走在各组模具之间的料带进行作业;所述第一冲孔模具的凸模包括一组对称设置于料带横向两侧部分的第一冲切块,所述第一冲切块主体为圆弧切块,圆弧块的一端为矩形切块,在料带横向两侧切出部分弧形切口;所述第二冲孔模具的凸模沿料带的横向分布,其中部为第二圆弧切块,第二圆弧切块的两端分别具有连接带切块,所述第二圆弧切块的沿料带纵向两侧具有对称的圆弧切口,圆弧切口经过一个台阶过渡到连接带切块;在第二冲孔模具所在工位的前后工位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冲孔模具,料带在第一冲孔模具以及第二冲孔模具的作用下形成仅仅通过四个弯曲的连接带与料带连接的圆形件;所述四组拉深模具的拉深半径逐步减小、拉深深度逐步增加,在圆形件的中部进行拉深作业形成桶状体;所述拉深整形模具对桶状体进行挤压整形;所述冲孔模具对经过整形后的桶状体的桶底部分进行冲孔作业,形成所述轴套紧固件。
所述的轴套紧固件加工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四组拉深模具的拉深直径依次为26mm、21mm、18mm、16mm,四组拉深模具的拉深深度依次为18mm、19mm、20mm、21mm。
本发明能够以较快的生产速度生产轴套紧固件,并且产品的精度能够满足使用的需要,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轴套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冲孔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冲孔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四组拉深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利用本发明生产轴套紧固件的排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该轴套紧固件连续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以及设置于上模座、下模座之间的第一冲孔模具3、第二冲孔模具4、四组拉深模具5、拉深整形模具6以及冲孔模具7,各组模具分别包括连接于上模座的凸模和连接于下模座的凹模,凸模与凹模相对应,凸模随着上模座向下模座运动配合位于下模座上凹模分别对脉冲式行走在各组模具之间的料带进行作业,。
如图3所示,第一冲孔模具3的凸模包括一组对称设置于料带横向两侧部分的第一冲切块31,第一冲切块主体为圆弧切块,圆弧块的一端为矩形切块,在料带横向两侧切出部分弧形切口。
如图4所示,第二冲孔模具4的凸模沿料带的横向分布,其中部为第二圆弧切块41,第二圆弧切块的两端分别具有连接带切块42,第二圆弧切块的沿料带纵向两侧具有对称的圆弧切口,圆弧切口经过一个台阶过渡到连接带切块;在第二冲孔模具所在工位的前后工位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冲孔模具,料带在第一冲孔模具以及第二冲孔模具的作用下形成仅仅通过四个弯曲的连接带与料带连接的圆形件g1。
如图5所示,四组拉深模具的拉深半径逐步减小、拉深深度逐步增加,四组拉深模具的拉深直径依次为26mm、21mm、18mm、16mm,四组拉深模具的拉深深度依次为18mm、19mm、20mm、21mm,在圆形件g1的中部进行拉深作业形成桶状体;结合图6,拉深整形模具对桶状体进行挤压整形;冲孔模具对经过整形后的桶状体的桶底部分进行冲孔作业,最终将桶状体与料带之间的连接带切断使得桶状体与料带其他部分分离形成轴套紧固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旭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旭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4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渣液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可更换晒网的垃圾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