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横向集中载荷下环形预应力薄膜最大挠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5748.2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0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贻;郭莹;何晓婷;蔡珍红;郑周练;曹亮;练永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横向 集中 载荷 环形 预应力 薄膜 最大 挠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向集中载荷下环形预应力薄膜最大挠度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结构以及结构构件在许多技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薄膜通常很薄,因而在横向载荷作用下往往呈现出较大的挠度,其变形问题通常具有较强的几何非线性,这些非线性变形问题的精确解析求解,通常十分困难,多数情况下仅能给出数值计算结果。
然而对于许多诸如膜片式仪器、仪表等设计问题,必须基于这些薄膜变形问题的精确解析解来进行设计,而数值计算结果通常难于满足这一要求。
本发明,针对工程应用问题的实际需求,研究环形预应力薄膜问题的精确解析求解。
发明内容
环形薄膜在横向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加载构造,可以用来研制各种传感器,并且在薄膜/基层体系的力学性能测试中也有重要应用。事实上,薄膜结构制作成型后,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制作工艺等诸多因素,多数情形下,会造成制作成型后的薄膜中存在着一定的初始拉伸应力,相对于横向载荷的作用而言,这一初始拉伸应力即是这里所谓的预应力,预应力的存在改变了薄膜的力学行为。然而目前带有预应力的环形薄膜变形问题并没有被解析求解,但如果不考虑预应力的影响,则会对仪器、仪表设计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问题带来精度损失。本发明,针对环形预应力薄膜在横向集中载荷作用下这一加载构造,给出了薄膜最大挠度的确定方法,主要发明内容如下:
如图1所示,将外半径为a、内半径为b、厚度为h、杨氏弹性模量为E、泊松比为ν、预应力为σ0的环形薄膜的内周边夹紧而外周边固定夹紧,在重量为m的内周边夹紧装置的中心处施加一个横向集中载荷f,准确测得内周边夹紧装置的重量m、以及所施加的横向集中载荷f,记α=b/a、F=m+f、γ=25/3π2/3a2/3h2/3E-1/3F-2/3σ0,其中π是圆周率,同时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5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教学管理系统
- 下一篇:文件追踪方法及其所适用的网络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