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树脂膜和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6241.9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4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康治;岛本幸展;和田一仁;青山泰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层叠 丙烯酸 | ||
1.一种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其由氟树脂膜层层叠在包含丙烯酸类树脂(A)的膜层的至少一面上而形成,其中,
所述氟树脂膜层是由包含氟类(甲基)丙烯酸树脂(B)的氟树脂(C)成形而得,其中,所述氟类(甲基)丙烯酸树脂(B)含有含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合物成分,
含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合物成分为由90~99.9重量%的含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0.1~10重量%的丙烯酸酯形成的共聚物,
在100重量%氟类(甲基)丙烯酸树脂(B)中,含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合物成分的含量为80重量%以上。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其用于膜的嵌件成形。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其用于膜的模内成形。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其用于车辆内装用途。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其中,基于JISK7199,在模温度220℃、剪切速度122秒-1、毛细管模头直径1mm的条件下,氟类(甲基)丙烯酸树脂(B)的熔融粘度为300~4000Pa·秒。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其中,丙烯酸类树脂(A)是由5~100重量%的丙烯酸类弹性体接枝共聚物(a-1)和0~95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a-2)构成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且上述丙烯酸类弹性体接枝共聚物(a-1)和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a-2)的总量为100重量%,
丙烯酸类弹性体接枝共聚物(a-1)是在由单体混合物(a-1a)聚合而得到的至少一层丙烯酸酯类交联弹性体5~85重量份存在下,由95~15重量份单体混合物(a-1b)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a-1a)包含50~99.9重量%丙烯酸烷基酯、0~49.9重量%可共聚的其它乙烯基类单体、以及0.1~10重量%每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非共轭双键的可共聚多官能性单体,所述单体混合物(a-1b)包含50~100重量%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0~50重量%可共聚的其它乙烯基类单体,且单体混合物(a-1a)和单体混合物(a-1b)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a-2)是由下述单体混合物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所述单体混合物包含80~100重量%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0~20重量%可共聚的其它乙烯基类单体。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其中,所述丙烯酸酯类交联弹性体的平均粒径d和上述每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非共轭双键的可共聚多官能性单体的量w满足关系式:0.02d≤w≤0.06d,其中,平均粒径d的单位为nm,可共聚多官能性单体的量w的单位为重量%。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其中,所述丙烯酸类树脂(A)的甲基乙基酮可溶成分的比浓粘度为0.2~0.8dl/g。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其总厚度为30~300μm,且氟树脂膜层的厚度为1~30μm。
10.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树脂层叠丙烯酸类树脂膜进行层叠而形成的成形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62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