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6665.5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雨浓;王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雨浓;王蔚华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B21/02;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朱显国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事故 智能 报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及时记录、上传事故现场,自动判断事故严重程度选择报警的车辆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数量的日益增长导致交通道路的日趋拥挤,交通事故发生率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增长,为降低事故中人员伤亡率和财产损失,目前已提出了一种车辆重大事故自动报警装置向交警、急救、保险部门发出报警。但同时一些意图通过车辆间的碰擦向保险公司骗取理赔的现象也随之发生。
为解决存在的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一种车辆事故自动报警系统”(申请号:201220588099.8,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公开了一种车辆事故自动报警装置及系统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发射器、GPS模块、控制器、安全按钮及电源;控制器与油门控制电路相连,并通过信号发射器与通信终端进行双向通信该套装置。该系统能在车辆发生事故完成自动报警,降低人员伤亡率,在事故中无人员伤亡时,可通过触发安全按钮,发出人员安全信息至预设号码提高事故处理效率。但该系统仍存在如下问题:
1、车辆发生碰撞时,系统均会向交警、急救、保险等部门发出报警,仅可通过人为操作取消报警系统,不法分子可通过车辆间小碰擦向保险部门骗取理赔;
2、该系统在事故发生时无法在第一时间拍摄记录并上传事故现场,事故发生时,必须等相关部门前往拍摄记录后才能撤离现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交通拥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事故智能报警方法,能及时记录、上传事故现场,自动判断事故严重程度选择报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事故智能报警装置,以实现上述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车辆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加速度获取:获取汽车的加速度;
20)交通事故判断:通过比较汽车的加速度与地面附着系数,当加速度大于或等于地面附着系数时,发生了交通事故,当加速度小于地面附着系数时,未发生交通事故;
30)现场记录:当发生了交通事故时,摄取现场图像、地理位置及语音信息;
40)信息上传:将现场图像、地理位置及语音信息上传至相关部门。
实现本发明另一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车辆事故智能报警装置,包括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传感器、信号发射器、GPS信号接收器和电源,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摄像装置和图像上传装置,所述控制器(1)包括通过比较汽车的加速度与地面附着系数大小,判断交通事故发生与否的交通事故判断模块(10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能准确判断交通事故的真实性: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碰撞后的车辆加速度,经电控单元特殊算法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有效杜绝骗保现象的发生;
2、及时记录、上传事故现场:事故发生时可通过摄像头及时记录事故现场,并上传至有关部门作为事故评判依据,无需等待相关工作人员前往进行勘察记录,节约了人力、物力,减少了不必要的交通拥堵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辆事故智能报警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车辆事故智能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101交通事故判断模块,2传感器,21横向加速度传感器,22纵向加速度传感器,3信号发射器,4GPS信号接收器,5电源,6摄像装置,7信息上传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车辆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加速度获取:获取汽车的加速度;
所述加速度获取(10)步骤包括:
11)各向加速度获取:通过平行于汽车横轴的横向加速度传感器(21)获取汽车横向加速度α1,通过平行汽车纵轴的纵向加速度传感器(22)获取汽车纵向加速度α2;
12)汽车加速度确定:汽车的加速度为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雨浓;王蔚华,未经赵雨浓;王蔚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66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