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虫草菌酵素产品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0087.2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璋;吴团结;许珊凝;李柯仪;万玲;汤绍康;张丽;吴枝泉;吴雨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8 | 分类号: | A23L1/28;A23L1/29;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草 酵素 产品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虫草菌酵素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酵素含有多种天然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酵素进入人体后,能迅速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增进人体免疫功能及活化细胞,既能增加体质,又能预防各种疾病发生。酵素在体内不积存,可长期服用。属于营养补充品,人体内酵素存量愈多则免疫力愈强 , 身体自然就愈健康。有许多先天代谢疾病就是因为酵素缺乏所引起的。而酵素在疾病上的反应,就是新陈代谢的速率,如发烧、急性发炎疾病、肺炎、盲肠炎、肺结核等患者的尿液及粪便中的淀粉值会升高;当发烧时体温升高,酵素的消耗愈多,酵素的工作量愈加重。酵素愈缺乏,人就愈易老化;反之酵素贮存愈多,人就愈健康。
开发酵素食品,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报道的酵素产品很多,有水果酵素,活菌酵素,天然食品酵素的饮料,食用菌活菌酵素和纳豆菌酵素等等。
辣木树是近年来在欧美新兴的一种保健植物(食品),号称高钙、高蛋白质、高纤维、低脂质,并且具有增强体力、治疗贫血、抑制病菌、驱除寄生虫等功效。辣木树嫩技条可做凉拌菜,技条熬肉汤,味追鲜美。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9.2%-14.7% ,脂肪3.0%-4.6%及丰富的维生素B1、胡罗素,淀粉含量高(约70%),是一种能量食物。 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谷粉由稻谷粉碎而成,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虫草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直接抗肿瘤作用,提高细胞能量、抗疲劳,调节心脏、肝脏、呼吸系统、肾脏、造血、血脂等功能。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开发利用保健植物辣木树和营养丰富的五谷小米、稻谷为原料,培育虫草菌丝体制成酵素产品,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有益身体健康。产品具有实用性和产业上利用性,目前未见市面上有相同产品的出现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虫草菌酵素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虫草菌酵素产品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辣木树木屑粉、小米、水稻谷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葡萄糖和蛋白胨作为虫草菌培养基质,培养虫草菌丝体;
2)将产生的虫草菌丝体连同基质捣碎,与冰糖、蜂蜜、曲霉菌液、柠檬混合,装瓶密封,酿造产生虫草菌酵素原液;或者将虫草菌酵素原液和糊精混合,风干,进一步制成酵素含片。
步骤(1)所述虫草菌培养基质的配方:辣木树木屑粉45~50%,小米20~25%,水稻谷粉20~25%, 葡萄糖1~2%,蛋白胨0.1~0.2%,原料混合拌均,调节含水量55~60%,PH值5.5~6.5,装瓶,高压灭菌,接入虫草液体菌种,在25℃条件下暗培养15~20天,光照培养5~10天,光照强度800lx,每天光照12小时,待基质长满虫草菌丝体,颜色由白变黄,备用。
步骤(2)所述虫草菌酵素原液的生产配方:虫草菌丝体45%,冰糖36%,蜂蜜8%,曲霉菌液10%,柠檬1%;先将虫草菌丝体捣碎,装瓶时先铺一层虫草菌丝体,然后放入冰糖、蜂蜜、柠檬、曲霉菌液一层,再铺一层虫草菌丝体,如此重复操作,装至瓶高的80%,密封瓶口,在25℃条件下发酵30~40天,酿造产生虫草菌酵素原液。
所述辣木木屑粉制备方法:取辣木树干,树枝切片,烘干粉碎(过50目筛)成辣木木屑粉。
虫草菌选用冬虫夏草或蛹虫草。
所述曲霉菌液为白曲霉菌液。曲霉菌液的液体培养基配方:米糠100g,红糖20g,水1000ml,采用食品级安全菌株白曲霉。
步骤(1)所述虫草菌培养基质中的小米用水浸泡24~36小时后使用。
所述酵素含片的具体制法为:将虫草菌酵素原液和糊精按1:1的重量比例混合后,采用风干机,吹干水份,制成酵素粉,再用压片机制成虫草菌酵素的含片。
本发明还保护了由上述生产方法酿造的虫草菌酵素原液。
本发明另外保护了由上述生产方法制成的虫草菌酵素含片。
为了生产酵素食品,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应保证原料的卫生标准符合食用级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0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针菇汤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