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路板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及其搭配图形电镀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6508.2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0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萧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承科技(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2 | 分类号: | H05K3/42;H05K3/0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高分子 导电 工艺 及其 搭配 图形 电镀 生产工艺 | ||
1.一种线路板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调整→2)促进→3)高分子聚合→4)后微蚀;
其中,
1)调整:在调整剂中浸泡以对非金属表面进行清洁和调整,所述调整剂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且碳酸钠的浓度55~75ml/L,且控制调整剂的pH值为10.5~12.5,工作温度控制在60±3℃,作业时间控制在62±5sec;
2)促进:在促进剂中浸泡以使在步骤1)调整后的非金属表面上形成二氧化锰覆盖层,所述促进剂中含有高锰酸盐和硼酸,且促进剂中MnO4-浓度为80~120g/L、MnO42-浓度为0~3g/L和硼酸浓度为8~19g/L,且控制促进剂的pH 值为5~7,工作温度控制在90±3℃,作业时间控制在70±5sec;
3)高分子聚合:在有机液体中浸泡以使在步骤2)形成的二氧化锰覆盖层的表面上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导电膜,所述有机液体含有有机酸和能够形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且所述单体的浓度为8.3~13.2ml/L和有机酸的浓度为11.5~25ml/L,且控制有机液体的pH值为1.8~2.5,工作温度控制在16~22℃,作业时间控制在75±5sec;
4)后微蚀:在后微蚀药水中浸泡以对铜面进行清洁和咬蚀,所述后微蚀药水中含有过氧化氢和硫酸,且浓度为H2O213~21ml/L和H2SO420~30ml/L,工作温度控制在30±3℃,作业时间控制在18±5sec,咬蚀量控制在2~6μ";
在进行步骤1)之前,需要进行微蚀步骤:在微蚀液体中浸泡以对铜表面进行清洁和微粗糙,所述微蚀液体中含有过硫酸钠和硫酸,且浓度为Na2S2O8 30~70g/L和H2SO4 30~50ml/L,且控制微蚀液体中铜离子浓度<20g/L,工作温度控制30±3℃,作业时间控制在55±5se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蚀步骤和步骤1)之间,需要进行酸洗步骤:采用硫酸溶液进行酸洗,所述硫酸溶液中含有H2SO4 2~5%(体积百分比),工作温度控制在30±3℃,作业时间控制在49±5se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高锰酸盐为高锰酸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所述单体为噻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的所述非金属表面是指玻璃纤维表面和树脂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至步骤4),每个步骤之后皆需进行三道水洗。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蚀步骤之后需进行三道水洗,所述酸洗步骤之后需进行三道水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微蚀步骤之前进行除胶渣。
9.一种线路板高分子导电膜孔后直接图形电镀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且按下述步骤进行:
除胶渣→高分子导电膜孔工艺→贴膜→线路曝光→显影→垂直连续电镀→快速蚀刻→自动光学检测→棕化后塞→压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承科技(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柏承科技(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65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