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巡飞器翼身连接、固定、锁死、解锁的一体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2609.0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龚春林;赵成泽;谷良贤;樊健平;单坤;于少营;王伟;李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B64C39/02;F42B10/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吕湘连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巡飞器翼身 连接 固定 解锁 一体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弹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巡飞器,特别涉及一种于实现巡飞器翼身连接、固定、锁死、解锁的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巡飞器是一种可以长时间在目标区域上空巡弋、待机执行单种或多种作战任务的新型弹药,是无人机技术与弹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巡飞器由有效载荷、制导装置、推进装置、控制装置、稳定装置等组成。这一新型飞行器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首次提出,作为当前精确打击类武器家族的新成员,可用于执行低空、超低空对地面或水面战术、战役纵深区域的战场监视、目标侦察、战斗毁伤评估、空中无线电中继以及战斗攻击等多项任务。
目前巡飞器主要有以下优势:
(1)介入战场方式更加灵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平台投放(发射箱、飞机等平台),甚至实现单兵抛射。
(2)制导精度高。采用GPS/INS制导或自主式末制导等制导方式,制导精度在1米左右;
(3)成本低廉。造价多在1~10万美金之间,和火箭弹的成本相当;
(4)滞空时间长,采用小型航空发动机作为动力,可在目标区巡逻飞行较长时间,如英国“火影”巡飞时间达到8个小时以上;
(5)功能多样,可根据执行任务的不同,换装不同载荷,可采用单一或多功能战斗部,可搭载彩色电视摄像机、化学或生物探测传感器等载荷,具有目标搜索、目标监视与定位、战斗毁伤评估、空中无线中继以及攻击目标等功能,提高了对付目标的灵活性。
为了实现巡飞器的单兵抛射,要求巡飞器具有小型化和便携化的特点,小型化是指巡飞器尺寸小、质量轻,便携化是指携带过程中巡飞器三个维度的特征尺寸较小、尽量少用或者不用运输容器等。
在实现小型化过程中一个重要难题就是翼身连接问题,由于结构尺寸小,翼梁与弹身上难以加工出导弹上常见的连接接口,难以实现翼身的可靠固定。同时,便携化难以实现,巡飞器的弹翼展长一般较长,在携带过程中最好能将弹翼收起,而常见的折叠弹翼机构较为复杂,尺寸较大,携带时必须有运输容器作为约束。故凭借现行成熟导弹技术难以高质量实现巡飞器的小型化与便携化。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巡飞器的小型化和便携化。设计了一种巡飞器翼身连接、固定、锁死、解锁的一体化结构。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巡飞器翼身连接、固定、锁死、解锁的一体化结构,解决了小型巡飞器翼梁、弹身梁通常尺寸较小,难以加工出导弹上常用的连接接口、而小型航模上常见的固定根肋的方法携带不便且强度较低的问题;解决了巡飞器为实现长时间的巡航,弹翼展长较大,单兵携带不便的问题;解决了现行巡飞器目前所采用的折叠翼机构复杂,不符合小型化要求,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实现巡飞器翼身连接、固定、锁死、解锁的一体化结构,包括:弹身梁2、翼身固定盘4、斜面端头式翼梁1和拉簧式锁死解锁机构5;弹身梁2沿翼身固定盘4的轴向方向通过翼身固定盘4,并通过法兰盘3进行固定;斜面端头式翼梁1斜面的一端沿翼身固定盘4径向通过翼身固定盘4;弹身梁2、斜面端头式翼梁1和翼身固定盘4相互配合实现三者之间的固定;拉簧式锁死解锁机构5位于翼身固定盘4的腔内,实现弹翼的插入锁死、解锁拔出。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翼身固定盘4的盘面上开有一减重通槽,减重通槽的厚度和翼身固定盘4厚度相同;在翼身固定盘4上,在与斜面端头式翼梁1所在方向和弹身梁2所在方向均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开有孔,该孔与斜面端头式翼梁1轴线相交且未全部打通,在与斜面端头式翼梁1轴线的距离为h1和h2之间,形成一厚度为h2-h1的圆盘,记为P盘18,P盘18上开有一通孔。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斜面端头式翼梁1为一端是斜面的圆柱型梁,且为斜面的一端通过翼身固定盘4,使斜面端头式翼梁1与弹身梁2所在方向和在翼身固定盘4上开有孔的方向均相互垂直。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拉簧式锁死解锁机构5位于翼身固定盘4、与斜面端头式翼梁1相互垂直的孔内,包括柱销、弹簧8、拉簧机构圆盘7;柱销的销段9位于斜面端头式翼梁1上开有的槽内,柱销的柱段32半径与厚度为h2-h1的P盘18上开有的通孔半径相同,且柱销的柱段32上套有一弹簧8;拉簧机构圆盘7与P盘18进行螺纹配合,通过拉动拉簧机构圆盘7上的圆环对弹簧8压缩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2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式注油开关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电源的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