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钣金件冷冲压冲头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95688.0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8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营;刘圣祖;周露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惠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钣金件冷 冲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钣金件冷冲压冲头,属于汽车钣金件冷冲压模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同行业汽车钣金件的冲孔采用的普通的翻孔工艺冲头,在翻孔后会出现孔的内表面粗糙、尺寸精度差、翻孔的边不等高以及翻孔冲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通常冲头使用五千到一万冲次就需要报废并更换新冲头,不仅增加了产品的废品率,而且还增加了冲头的维保费用,浪费企业生产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钣金件冷冲压冲头,解决了冲压翻孔出现的内表面粗糙度差、孔径的尺寸精度不稳定、翻孔四周的边的高度也不等高及翻孔冲头的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达到提高产品翻孔质量与延长冲头使用寿命的减少维修保养费用的目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钣金件冷冲压冲头,包括呈圆柱形的冲头本体,在所述冲头本体的一端设有依次设有翻孔段、第一过渡连接段、冲孔定位段、第二过渡连接段以及锥形引导段;所述锥形引导段呈圆台状结构,所述锥形引导段的圆台结构的细端具有弧形过渡倒角,所述冲孔定位段和翻孔段均为圆柱体结构,且锥形引导段、冲孔定位段和翻孔段的外径依次增大。
前述的汽车钣金件冷冲压冲头,所述锥形引导段的锥角为30°~45°,冲头前端的锥形引导段对产品进行初步导正定位,角度过小导致冲头前端容易变形,角度过大对于冲头的定位不易,增加初步定位的难度。
前述的汽车钣金件冷冲压冲头,所述翻孔段的不大于冲头本体的直径。
前述的汽车钣金件冷冲压冲头,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段和第二过渡连接段均为弧形过渡倒角,以减少冲压时的阻力,提高翻孔时表面的光滑度。
进一步的,前述的汽车钣金件冷冲压冲头,所述翻孔段、第一过渡连接段、冲孔定位段、第二过渡连接段以及锥形引导段的表面均具有经TD处理后的金属碳化层,其表面粗糙度为0.16。
本发明将冲头整体的表面做TD涂层工艺处理,使冲头基体硬度达到60HRC,表面涂层硬度达到2500HV,同时冲头表面光滑似镜面,表面粗糙度为0.16,确保翻孔后孔的内表面的粗糙度。由于表面处理后的冲头表面硬度高且光滑,可以有效的防止在翻孔过程中冲头表面被拉毛,减少冲头的维修更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新的特殊工艺设计及特殊表面处理的翻孔冲头,可以有效的改善翻孔内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等质量问题,同时可以将翻孔冲头的使用寿命提高到20万冲次,减少模具维修保养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 实施例1冲压时位置一的状态图。
图3 实施例1冲压时位置二的状态图。
图4 实施例1冲压时位置三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钣金件冷冲压冲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呈圆柱形的冲头本体,在冲头本体5的一端设有依次设有翻孔段1、第一过渡连接段2、冲孔定位段3、第二过渡连接段2’以及锥形引导段4,锥形引导段的锥角为34°,第一过渡连接段和第二过渡连接段均为弧形过渡倒角;锥形引导段呈圆台状结构,锥形引导段的圆台结构的细端具有弧形过渡倒角,冲孔定位段和翻孔段均为圆柱体结构,且锥形引导段、冲孔定位段和翻孔段的外径依次增大;翻孔段、第一过渡连接段、冲孔定位段、第二过渡连接段以及锥形引导段的表面均具有经TD处理后的金属碳化层,其表面粗糙度为0.16。
前端锥形引导段做成锥形引导冲头准确定位;冲孔定位段的尺寸做成与产品翻孔处上工序冲出的底孔尺寸相同,可以准确定位产品;翻孔段尺寸做到产品图纸所需求的翻孔尺寸,确保翻孔尺寸合格;第一过渡连接段和第二过渡连接段用于各段之间的过渡连接,全部采用圆弧顺滑的连接。冲头整体的表面做TD涂层工艺处理,使冲头基体硬度达到60HRC,表面涂层硬度达到2500HV,同时冲头表面光滑似镜面,确保翻孔后孔的内表面的粗糙度。由于表面处理后的冲头表面硬度高且光滑,可以有效的防止在翻孔过程中冲头表面被拉毛,减少冲头的维修更换。此外.在冲头结构尺寸设计与表面处理的基础上,再配合制作翻孔凹模的尺寸,合理控制翻孔冲头与凹模的间隙,使翻孔冲头与凹模的间隙为板材厚度的百分之七十,确保翻孔后的边可以垂直于冲压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惠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惠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5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推水库入库流量过程的测算方法
- 下一篇:古建筑斗栱的加固修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