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纯电动轿车的电子芯片防盗控制系统及其防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8702.2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0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汤皓茗;先静;罗守荣;张宗成;张怒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3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芯片 整车控制器 密匙 防盗控制系统 车身控制器 防盗控制器 编码代码 点火钥匙 转发器 内置 纯电动轿车 数据端 算法 防盗 并发送信号 传统汽车 第一数据 电动车 共通 通断 应用 核对 电池 储存 发送 采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纯电动轿车的电子芯片防盗控制系统及防盗方法,该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的第一数据端与电子芯片防盗控制器的数据端的相连;电子芯片防盗控制器用于接收内置有转发器的点火钥匙发出的编码代码;整车控制器的第二数据端与车身控制器的数据端相连;整车控制器用于接收电子芯片防盗控制器发送的编码代码并将编码代码进行密匙算法得到代码密匙,车身控制器用于接收代码密匙与车身控制器储存的代码密匙核对是否一致并发送信号给整车控制器来控制电池的通断。本发明增加电子芯片防盗控制系统及算法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并提高了零件的共通化率,电动车点火钥匙内置转发器与传统汽车点火钥匙内置转发器共通,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防盗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纯电动轿车的电子芯片防盗控制系统及其防盗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汽车上,电子芯片防盗控制系统能停止汽车发动机工作,从而防止汽车被盗。电子芯片防盗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发动机控制模块(ECM)、内置有线圈天线的电子芯片防盗控制模块(ICM)、内置有转发器的点火钥匙,在进行纯电动轿车开发时,取消了ECM,不能进行防盗认证。
现有的电动车技术领域中,专利号为200910154954.7。名称为“一种带电子注册码的电动车防盗控制器”的专利中披露了以下技术:电动车控制器的硬件部分基本不变,但在控制软件中增加了电子注册码的认证过程,电控锁开启时以碰触式输入方式将密码钥匙内的电子注册码自动输入到电动车控制器中,控制器通过将输入的电子密码与存储在控制器芯片内的数字密码进行比较,一致时可以启动电动车,不一致时不能启动电动车。该技术方案的电动车防盗控制器成本低、功能强、抗干扰好。但是其算法简单,且只在一个控制器中认证了电子注册码,算法容易被破解。
而本发明中的控制系统是在两个控制器中分别认证了密匙算法及密匙算法结果(代码密匙),当点火开关被打到ON(开)位置的时候,整车控制器(HCU)通过线圈天线读出该代码,通过密匙算法换算成代码密匙,将该代码密匙通过CAN总线发送至车身控制器(BCM)处,与注册在BCM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代码密匙与BCM注册的结果不一致,BCM使用CAN总线发送禁止高压上电命令至HCU处,同时,开启电子芯片防盗指示灯。防盗安全性能更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纯电动轿车的电子芯片防盗控制系统及其防盗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纯电动轿车的电子芯片防盗控制系统,包括电子芯片防盗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及车身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的第一数据端与所述电子芯片防盗控制器的数据端的相连;所述电子芯片防盗控制器用于接收内置有转发器的点火钥匙发出的编码代码;所述整车控制器的第二数据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的数据端相连;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芯片防盗控制器发送的编码代码并将编码代码进行密匙算法得到代码密匙,所述车身控制器用于接收代码密匙与所述车身控制器储存的代码密匙核对是否一致并发送信号给所述整车控制器来控制电池的通断。
当电子芯片防盗控制器接收到点火钥匙转发器中的编码代码并将编码代码发送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通过密匙算法得到代码密匙,再将代码密匙发送给储存有代码密匙的车身控制器进行比对,如果一致,车身控制器发送高压上电命令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相应的控制电池导通;否则,断开。这样通过密匙算法得到的代码密匙与储存的代码密匙分别在两个处理器上,更加的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