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9100.9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施春晖;骆军;王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桃 设施 栽培 方法 | ||
1.一种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利用连栋大棚进行栽培,该大棚由固定架和棚膜搭设而成,顶部设双侧天窗,在每栋大棚固定架的纵向拉梁上吊设有环流风机和悬挂式微喷,大棚外部设可拆卸式遮阳网;其特征在于,随季节变换调节大棚的棚膜和配置、采取四防措施以及进行配套的树体栽培管理;
所述的调节大棚的棚膜和配置及采取的四防措施具体为:
1)冬季及春季防冻措施:露地过冬,对1年生猕猴桃小树苗进行全树覆稻草,对大树根际周围覆稻草,稻草厚度为10-20cm,预防冻伤;早春伤流期前除去稻草,避免出现早萌动现象;在萌芽期,当猕猴桃萌芽率达到30%-50%时,对大棚采取全部覆盖单层薄膜的方式进行保温,当全天最低温降至0℃以下时全部覆盖双层薄膜保温,预防晚霜冻对芽体造成的冻害;
2)梅雨季避雨防病措施:大棚局部覆膜,在雨天保留大棚的顶棚膜,卷起南北走向的裙边膜,形成简易避雨棚以降温通风、除湿;在晴天开双侧天窗通风;在梅雨季到来前一个月的无雨天喷洒波尔多液,每隔15-20天喷洒1次;50%多菌灵500-600倍液和75%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洒1次,预防褐斑病、根腐病害发生;
3)盛夏降温防晒措施:全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利用悬挂式微喷和大棚外部的遮阳网降温防晒;在微风晴天开双侧天窗通风;在高温无雨大风天关闭双侧天窗,并利用环流风机通风降温;所述悬挂式微喷的管道吊设于每栋大棚纵向拉梁下方1.8-2.0m处,管道流量120-200升/小时,每4.0-6.0m装设一个微喷头,微喷头的吊线长度40-60cm,用于喷水降温,喷头流量80-120升/小时;
4)夏季防风措施:在南北走向的裙边膜上用刻刀竖向划口,垂直方向不划穿裙边膜;东西两侧除去裙边膜,铺设捕鸟网;
所述的树体栽培管理为:
1)设定栽培密度:大棚内水泥立柱间距3.0-4.0米,对1-2年龄的猕猴桃小树进行密植栽培,两根水泥立柱间种2棵,株行距:1.5-2.0米×3.0米;第3年猕猴桃进入结果期后间伐一株,株行距:3.0-4.0米×3.0米;
2)栽培架式:水泥立柱上搭建铁丝网格形成架面,猕猴桃结果树的架形为T形架和平棚架结合的改良架形,棚两侧的猕猴桃树为3主蔓架形,棚中间一排猕猴桃树为4主蔓架形;
3)灌溉方式:采用装设微喷带和生草栽培相结合的方式;将微喷带的两端固定在水泥立柱上,微喷带上设有喷头,喷头的喷孔朝上设置,防止泥土堵塞;喷孔设置在树体两侧,正对树体不设喷孔,以防喷孔渗水导致根系溃烂,微喷带流量60-70升/小时,微喷带全年无需挪动,省去冬季全园施肥时收起微喷带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猕猴桃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遮荫采用遮荫率为50%-60%的黑色遮阳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猕猴桃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夏季防风措施为在南北走向的裙边膜上用刻刀竖向划口,每1-2米划1个开口,呈竖立的眼睛形状,垂直方向不划穿裙边膜;东西两侧除去薄膜,铺设捕鸟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猕猴桃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溉方式中微喷带的两端固定在水泥立柱上,距地面40-50cm;喷头的喷孔设置在树体两侧20-30cm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91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