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9100.9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施春晖;骆军;王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桃 设施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设施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属于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猕猴桃有“四喜”(喜温暖、喜湿润、喜肥沃、喜光照)、“四怕”(怕强光、怕霜冻、怕强风、怕霜冻)的生长特点,极端最高温度不超过40℃。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并不是猕猴桃的适宜种植区,南方露地栽培会遭遇春季低温冻害,夏季高温,台风风害,特别是南方多雨水是导致猕猴桃溃疡病害的主要因素。不利的气候和病害直接影响了猕猴桃定植成活率、产量、品质。近几年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法还停留在抗生素、铜制剂的防治阶段,国外已报道猕猴桃产生了抗药基因,过量药剂对果实的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落后的栽培方法根本不能解决猕猴桃栽培的瓶颈,直接制约了南方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设施果树栽培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有效屏障,调控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达到提高树体营养和果实品质的作用。葡萄、桃等果树的设施栽培技术较为成熟,猕猴桃的设施栽培鲜见报道,我国2008年才提出了设施大棚猕猴桃栽培技术,以大棚促成为主的种植方式,但促成栽培和全年覆膜的栽培方式不适宜江浙沪这些南方地区,早期促成反而更易使猕猴桃遭遇晚霜冻害。日本是全世界首先提出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的国家。设施主要是为了阻隔雨水而搭设的防雨棚,设施过于简单,不能解决我国南方诸多栽培问题。目前国内外几乎没有关于适宜南方猕猴桃设施栽培研究报道,尤其针对中华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更是处于空白,发展设施猕猴桃是今后猕猴桃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通过低成本的连栋大棚设施营造适宜我国南方气候特征的猕猴桃生长环境,阻断病害传播途径,显著提高单果重,有效杜绝膨大剂和高、中毒农药的使用,确保果品质量安全,产出高成活率,高产量,高品质的果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利用连栋大棚进行栽培,该大棚由固定架和棚膜搭设而成,顶部设双侧天窗,在每栋大棚固定架的纵向拉梁上吊设有环流风机和悬挂式微喷,大棚外部设可拆卸式遮阳网;随季节变换调节大棚的棚膜和配置、采取四防措施以及进行配套的树体栽培管理;
所述调节大棚的棚膜和配置及采取的四防措施为:
1)冬季及春季防冻措施:露地过冬,对1年生猕猴桃小树苗进行全树覆稻草,大树根际周围覆稻草,稻草厚度为10-20cm,预防冻伤;早春伤流期前及时除去稻草,避免由于低温过高而出现早萌动现象,造成萌芽期冻害;在萌芽期,当猕猴桃萌芽率达到30%-50%时,对大棚采取全部覆盖单层薄膜的方式进行保温,当全天最低温降至0℃以下时全部覆盖双层薄膜保温,预防晚霜冻对芽体造成的冻害;
2)梅雨季避雨防病措施:大棚局部覆膜,在雨天保留大棚的顶棚膜,卷起南北走向的裙边膜,形成简易避雨棚以降温通风、除湿;在晴天开双侧天窗通风;梅雨季到来前一个月的无雨天喷洒波尔多液,每隔15-20天喷洒1次;50%多菌灵500-600倍液和75%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交替使用,隔7-10天喷洒1次,预防褐斑病、根腐病害发生;
3)盛夏降温防晒措施:全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利用悬挂式微喷和大棚外部的遮阳网降温防晒;在微风晴天开双侧天窗通风;在高温无雨大风天关闭双侧天窗,并利用环流风机通风降温;所述悬挂式微喷的管道吊设于每栋大棚纵向拉梁下方1.8-2.0m处,管道流量120-200升/小时,每4.0-6.0m装设一个微喷头,微喷头的吊线长度40-60cm,用于喷水降温,喷头流量80-120升/小时;
4)夏季防风措施:在南北走向的裙边膜上用刻刀竖向划口,每1-2米划1个开口,呈竖立的眼睛形状,垂直方向不划穿裙边膜;东西两侧除去裙边膜,铺设捕鸟网,能够在降低大棚内温度的同时减缓风速,以抵御大风、台风风害,在夏季及时去除棚顶膜是避免台风掀翻设施大棚的关键。
所述的猕猴桃的栽培方法中树体栽培管理包括:
1)设定栽培密度:大棚内水泥立柱间距3.0-4.0米,对1-2年龄的猕猴桃小树进行密植栽培,两根水泥立柱间种2棵,株行距:1.5-2.0米×3.0米;第3年猕猴桃进入结果期后间伐一株,株行距:3.0-4.0米×3.0米;
2)栽培架式:在水泥立柱上搭建铁丝网格形成架面,猕猴桃结果树的架形为T形架和平棚架结合的改良架形,棚两侧的猕猴桃树为3主蔓架形,棚中间一排为4主蔓架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9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