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装置及带有该吸附装置的表面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0657.X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5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02 | 分类号: | A47L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 | 代理人: | 姚垚,张荣彦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装置 带有 表面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装置及带有该吸附装置的表面处理装置,属于小家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擦玻璃机器人为了能够吸附在玻璃表面,大多采用在机器人底部设置有固定吸盘。工作时,固定吸盘内的腔室抽真空形成负压室,擦玻璃机器人通过该负压室吸附于玻璃表面。然而,工作结束后,负压室内的气压缓慢释放后,才能将擦玻璃装置从玻璃表面取下。
另一种分体擦玻璃装置通过前体机和后体机分别内置前固定吸盘和后固定吸盘交替吸附于玻璃表面,来推动前体机或拉动后体机进行移动。然而,该前、后固定吸盘在玻璃表面的吸附或离开分别通过两套控制系统来完成。在机器人工作时,若两套控制系统配合不协调导致机器人在工作时固定吸盘不能及时的吸附或离开,易使机器人坠落摔坏。且分体机移动时,前固定吸盘或后固定吸盘一直抵在玻璃表面,对固定吸盘造成极大的磨损,且吸盘与玻璃表面的摩擦极大阻碍机器人的移动。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的表面处理机器人采用上述固定式吸盘使机身吸附于光滑平面上,而在实际环境中,大部分作业面皆为不连续的,且带有凹坑或凸起,若固定吸盘不能紧贴或及时脱离作业面,易造成吸盘的磨损且阻碍机器人的移动。
因此,在无需吸附时,一种对作业面无/低压力或能迅速离开作业面的吸盘亟待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及带有该吸附装置的表面处理装置,使表面处理装置能够牢固吸附或及时离开作业面,并且不受凹坑或凸起的干扰。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包括吸盘本体,所述吸盘本体包括用于吸附在作业面上的第一腔室,所述吸盘本体侧部围设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外周,在所述吸盘本体侧部内开设有呈槽状的第二腔室,当所述吸盘本体处于吸附作业面状态时,所述第一腔室抽气,所述第二腔室放气,使得所述吸盘本体侧部的底面紧压于作业面;当所述吸盘本体处于脱离作业面状态时,所述第一腔室放气,所述第二腔室抽气,使得所述吸盘本体侧部的底面离开作业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腔室为设置在吸盘本体侧部周向上的闭环。或者,所述第二腔室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腔室均布于所述吸盘本体侧部内。
为了及时抽气和放气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通过一个二位五通电磁阀与同一所述抽真空装置连接。当所述吸盘本体处于吸附作业面状态时,所述第一腔室通过二位五通电磁阀连接抽真空装置进行抽气,所述第二腔室过二位五通电磁阀连通大气;当所述吸盘本体处于脱离作业面状态时,所述第二腔室通过二位五通电磁阀连接抽真空装置进行抽气,所述第一腔室过二位五通电磁阀连通大气。
或者,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连接第一抽真空装置和第二抽真空装置。
为了达到更好的吸附或脱离的状态,所述第二腔室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内设有弹性支撑件。
更好地,所述的弹性支撑件为螺旋金属丝。
优选地,所述吸盘本体侧部采用橡胶、硅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驱动单元、行走单元和吸附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行走单元行走,所述表面处理装置通过所述吸附单元吸附于作业面,所述吸附单元采用上述的吸附装置。
本发明的吸附装置及带有该吸附装置的表面处理装置,使表面处理装置需要吸附时,吸盘能够吸牢作业面;无需吸附时,吸盘能及时离开作业面,并且不受凹坑或凸起的干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吸附装置实施例一的吸盘本体吸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吸附装置实施例一的吸盘本体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吸附装置一种吸盘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吸附装置另一种吸盘本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0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