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8256.9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9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廖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兴全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58 | 分类号: | D04B15/5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王声信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控制 机构 改进 结构 | ||
1.一种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该控制机构包括机体、多个选色板及多个推纱板,所述的推纱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于该机体内部,其前方与一推纱弹簧相互抵靠,其后方与选色板相互抵靠;所述的多个选色板间隔设置于该机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选色板各包含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
所述的第一连杆呈倒L形,在其水平段上缘设有可供选色销压掣的凸柱,其下缘设有供第一连杆回复的色板弹簧;在其竖直段间隔开设两个导向槽,上述两个导向槽间隙套接在导向销上,导向销固定在机体上;在第一连杆竖直段朝向推纱板的侧壁设有一凹槽;
所述的第二连杆中部铰接在机体上,第二连杆的左端靠接在第一连杆竖直段的凹槽内,第二连杆的右端与第三连杆的侧壁相顶靠;
所述的第三连杆呈L形,其上端铰接在机体上,在其竖直段侧壁朝向第二连杆处开设一凹槽,该凹槽与第二连杆的右端间隙套接,第三连杆的水平段外端与推纱板内侧壁顶靠;
所述的推纱板与第三连杆相顶靠的侧壁设有让位部,该让位部实现当推纱板向下运动时,第三连杆向推纱板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左端为圆形连接段,该圆形连接段的外弧面与半圆形凹槽的内弧面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右端设有一顶掣部,该顶掣部为一细长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的凹槽为一带斜面凹槽,该斜面由上至下至第一连杆竖直段的水平距离渐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的右端设有一顶掣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纱板让位部为一斜面,该斜面由上至下至第一连杆竖直段的水平距离渐短,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的第三连杆右端的顶掣部与推纱板斜面下方的竖直段相互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纱板斜面的竖直投影距离≤推纱板向下位移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头控制机构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纱板前方设有一推动件,该推动件上端设有一能被驱动件推动的压动部,该推动件下端设有一顶推部,该顶推部与一连动机构相互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兴全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兴全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82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的半固化片生产装置
- 下一篇:纺织设备及控制电路板、扩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