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锥菊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0185.6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7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钟英杰;蒋贻海;付海宁;张会梅;庞云露;贺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05 | 分类号: | A61K31/05;A61K36/28;A61P37/04;A61P3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锥菊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锥菊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提取物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紫锥菊多酚含量高于12%,紫锥菊多糖含量高于20%,菊苣酸的含量高于4%。本发明提供的提取物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说明该药可增强体液免疫,且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物,具体涉及一种紫锥菊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紫锥菊(Echinacea),是原产于北美和加拿大南部的一种松果菊数植物,该属植物共有8个种和数个变种,目前作为药物开发的主要有三个品种,紫松果菊(Echinaceapurpurea,即通常所说的紫锥菊)、狭叶紫锥菊(Echinacea augustifolia)和白色紫锥菊(Echinacea pallida)。
紫锥菊,是目前受到国际普遍重视的一种免疫促进剂和免疫调节剂,是闻名世界的“免疫”草药,具有突出的抗感染与促免疫的作用,它的提取物及制剂销售额居美国草药市场销售排名前5名,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而目前,紫锥菊的提取有下列方法,如:
CN03134457.7(公开号为CN1473602)包括乙醇回流提取、除杂、浓缩、真空干燥,上柱等步骤。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提取液直接进行微滤处理,容易造成微滤膜堵塞,且生产效率低,不适宜大生产。②浓缩所得浸膏,进行减压干燥,由于菊苣酸等多酚类成分耐热性不好,长时间的受热造成菊苣酸损失较多,导致最终得到的提取物中菊苣酸含量不高。
CN200610031845.2(公开号为CN1957961A)紫锥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原料采用的是新鲜状态的紫锥菊全草,经提取,浓缩得紫锥菊提取物。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制备工艺以紫锥菊鲜药材为研究对象,虽然紫锥菊鲜品菊苣酸含量较高,但紫锥菊提取物的生产受季节限制,紫锥菊提取物的药源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②其工艺生产的主要是以菊苣酸含量为指标,而药材中发挥免疫作用的多糖成分其未考虑,一定程度造成了药材资源的浪费。③制备工艺中药材用高浓度乙醇提取2次,药渣中吸附有大量乙醇,而未见处理,其生产的紫锥菊提取物成本较高。
CN200610061847.6(公开号为CN101032541A)公开了一种紫锥菊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提取用乙醇量较大,乙醇消耗量大,成本较高。经试验研究其工艺菊苣酸转移率较低,在40-50%左右。②其工艺制备的紫锥菊提取物中菊苣酸含量较低,且指标单一,未体现总多酚和总多糖类成分含量转移情况。
CN201210216720.2(公开号为CN102716164A)提供的紫锥菊提取物,是采用碱性乙醇溶液及溶菌酶对紫锥菊药材进行两次提取获得;产品中:多糖含量≥21.50%,多酚含量≥8.10%,菊苣酸含量≥5.00%。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用pH=12氢氧化钙乙醇溶液提取容易造成钙离子与菊苣酸等多酚成分螯合,形成沉淀不溶物,且在高温碱性环境中易造成菊苣酸所含酯键的断裂,造成菊苣酸等成分的破坏,而实际上通过该文献的碱醇提方法,其内容物达不到该文献限定的含量。
目前,一般认为紫锥菊的活性成分是主要是咖啡酸类衍生物和酚酸类化合物、多糖及糖蛋白、烷基酰胺类成分、类黄酮等。多酚类成分是一直以来被公认的具有免疫增强、抗炎、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其中菊苣酸作为一种指标性成分用于评价紫锥菊药材的质量。而紫锥菊多糖和糖蛋白复合物亦能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溶血空斑试验表明能明显增加空斑数目,因而能显著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功用可与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多种多糖类成分相媲美。
因此,对于紫锥菊提取物应该保留多酚和多糖两大类活性成分,合理利用药材资源,充分发挥紫锥菊抗炎、促免疫的功效。
目前市售紫锥菊提取物多以总酚和菊苣酸含量为指标,多为黄绿色粉末,价格较高,经测定其所含多糖类成分较低,低于5%,同时市售未见标示紫锥菊多糖含量的紫锥菊提取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0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