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陈皮山楂醋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11424.X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6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平市绿洲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1/29;C12J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388 广东省江门市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陈皮 山楂 饮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陈皮山楂醋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果醋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消除疲劳,含有十种以上的有机酸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醋的种类不同,有机酸的含量也各不相同。醋酸等有机酸有助于人体三羧酸循环的正常进行,从而使有氧代谢顺畅,有利于清除沉积的乳酸,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经过长时间劳动和剧烈运动后,人体内会产生大量乳酸,使人感觉疲劳,如在此时补充果醋,能促进代谢功能恢复,从而消除疲劳。另外,果醋中含有的钾、锌等多种矿物元素在体内代谢后会生成碱性物质,能防止血液酸化,达到调节酸碱平衡的目的。果醋含有较多的天然芳香物质有机酸,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经常喝果醋好处多多。
山楂含丰富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山楂提取物对癌细胞体内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中医理论中,山楂具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的功效。
另外,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和枸橼酸,与醋搭配可以起到很好的增益、加强的作用。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的果皮,其主要含有挥发油。陈皮味苦、辛,性温,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所以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主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是一味常用中药。古人认为:入药以陈者为佳,故名“陈皮”。陈皮易伤气伤阴,气虚、阴虚、体弱者慎用。因陈久者,挥发油等成分损失了一部分,缓和了其药性。
醋除了作为大众生活中必备的佐料外,还具备一定的保健功能,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用醋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陈皮山楂醋饮料及其制作方法,将陈皮原汁、山楂原汁蜂蜜和食醋搭配,制备一种健康的陈皮山楂醋饮料。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陈皮山楂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陈皮醋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原料:食用醋或原醋1~6份,白砂糖3~10份,蜂蜜3-8份,陈皮原汁1~3份,山楂原汁3~10份,食品添加剂0~0.15份。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食品添加剂为甜蜜素、安赛蜜、阿巴斯甜、山梨酸钾、柠檬酸、柠檬酸钠、果葡糖浆、乙基麦芽酚、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陈皮原汁的糖度为1~8度,山楂原汁的糖度为2~10度。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配方按重量份数比还包括陈皮粉1~3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陈皮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食用醋或原醋、白砂糖、陈皮原汁和山楂原汁混合,浸泡1-2天,煎熬3-6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蜜搅拌,灌装即得。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以后,往混合液中加入陈皮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陈皮、山楂和醋配合,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降血脂、降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功效。本产品原材料易得,生产成本不高,制备简单;市场对该口味的饮料认可度高,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陈皮山楂醋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以下原料混合:食用醋6份,白砂糖10份,陈皮原汁3份,山楂原汁10份,安赛蜜0.05份,乙基麦芽酚0.1份。
浸泡2天,煎熬6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蜜8份搅拌,灌装即得。
实施例2
制备陈皮山楂醋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以下原料混合:食用醋3份,白砂糖7份,陈皮原汁2份,山楂原汁8份,阿巴斯甜0.05份,柠檬酸钠0.1份。
混合液中加入陈皮粉1份,浸泡1.5天,煎熬5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蜜6份搅拌,灌装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平市绿洲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开平市绿洲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1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