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动元件中间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2360.5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4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T·A·戴恩泽尔;D·C·西蒙;B·J·芒努斯;P·M·赖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06 | 分类号: | F16D3/06;F16C3/03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吴超,何逵游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 元件 中间 组件 | ||
1.一种滚动元件中间轴组件,其包括:
实心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管形轴,构造为容纳所述实心轴的第二端部,该管形轴具有内壁,内壁中形成有轴向延伸的槽,该轴向延伸的槽具有内表面;
耐磨板,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底表面并限定轴向延伸的通道,该耐磨板容纳在管形轴的轴向延伸的槽内;以及
至少一个滚珠轴承,布置在耐磨板和实心轴之间的耐磨板通道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的所述第一端包括构造成有助于将所述耐磨板在所述管形轴内保持在合适位置的臂,并且所述耐磨板的所述第二端包括构造成有利于阻止所述至少一个滚珠轴承从所述耐磨板通道滚出的突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轴向延伸槽,形成在所述管形轴的内壁中;以及
第二耐磨板,容纳在管形轴的第二轴向延伸槽内,其中,至少一个滚珠轴承布置在第二耐磨板和实心轴之间的第二耐磨板通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轴向延伸的槽和第二轴向延伸槽被定向成彼此分开约18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耐磨板和第二耐磨板被定向成彼此分开约1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在耐磨板底表面和管形轴槽内表面之间限定偏移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偏移角度是横向于所述轴向延伸槽的约在0°至10°之间的角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实心轴包括外表面,外表面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轴向延伸槽,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滚珠轴承布置在耐磨板通道和实心轴轴向延伸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中,实心轴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第二轴向延伸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实心轴轴向延伸槽和实心轴第二轴向延伸槽被定向成彼此分开约18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进一步包括保持盖,保持盖与管形轴连接以便于所述至少一个滚珠轴承保持在管形轴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进一步包括轭叉,其与实心轴第一端部连接,其中所述管形轴进一步包括轭叉端部。
12.一种组装滚动元件中间轴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实心轴,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提供管形轴,其具有内壁,在该内壁中形成有轴向延伸槽,该轴向延伸槽具有内表面;
提供耐磨板,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底表面并限定轴向延伸通道;
将所述耐磨板定向在管形轴轴向延伸槽内;
将实心轴插入到管形轴内;
将至少一个滚珠轴承插入到耐磨板和实心轴之间的耐磨板通道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的所述第一端包括构造成有助于将所述耐磨板在所述管形轴内保持在合适位置的臂,并且所述耐磨板的所述第二端包括构造成有利于阻止所述至少一个滚珠轴承从所述耐磨板通道滚出的突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耐磨板上提供成角度的底表面,从而成角度的底表面在耐磨板底表面和管形轴槽内表面之间限定偏移角度,其中该偏移角度横向于所述轴向延伸槽成大约0°至10°之间的角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管形轴上提供第二轴向延伸槽;
提供第二耐磨板;
将第二耐磨板定向在第二轴向延伸槽内;以及
将至少一个滚珠轴承插入到第二耐磨板和实心轴之间的第二耐磨板通道内。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实心轴的步骤包括提供实心轴,其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形成在其内的轴向延伸槽,
以及,其中插入至少一个滚珠轴承的步骤包括将至少一个滚珠轴承插入在耐磨板通道和实心轴轴向延伸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未经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23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