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连接片无焊丝高频自动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6976.X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段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市江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3/00 | 分类号: | B23K13/00;H01M2/20;H01M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0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连接 焊丝 高频 自动 焊接 方法 | ||
1.一种蓄电池连接片无焊丝高频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连接片(6)套入在蓄电池头端外露出来的电池接线柱(5)上,通过高频自动焊接机的输送机构(1)将蓄电池送至加助焊剂工位,加助焊剂机构(2)对电池接线柱(5)头端及连接片(6)涂抹助焊剂,工件移动机构(3)将蓄电池移动至待焊接工位,焊接机构(4)下行使得焊接线圈(43)位于电池接线柱(5)头端上方,焊接机构(4)的高频电源发生器(42)作用,与之连接的焊接线圈(43)产生感应磁场,放置在焊接线圈(43)中的聚能芯(44)将高频磁场聚合在头端,使得电池接线柱(5)本体头端产生高温而快速熔化成铅液,铅液流下冷却与连接片(6)焊接在一起,再通过输送机构(1)将蓄电池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片无焊丝高频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自动焊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有:
A、将连接片(6)套入在蓄电池外露出来的电池接线柱(5)上,并将蓄电池放入至高频自动焊接机的输送机构(1)入口处,
B、在输送机构(1)的第一输送带(11)以及第二输送带(12)的作用下,将蓄电池送至加助焊剂工位处,
C、加助焊剂机构(2)下行,使得助焊剂雾化喷头(21)的枪口对应电池接线柱(5)顶端,对电池接线柱(5)及连接片(6)表面涂抹助焊剂,
D、工件移动机构(3)的工件横移推板(31)将蓄电池推出送入待焊接工位,
E、焊接机构(4)下行,使得焊接线圈(43)位于电池接线柱(5)头端上方位置处,焊机机构(4)的高频电源发生器(42)产生高频电流,与高频电源发生器(42)连接的焊接线圈(43)在高频电流作用下产生感应磁场,焊接线圈(43)中的聚能芯(44)将高频磁场聚合在聚能芯(44)头端,依靠高频加热的集肤效益及邻近效益使得电池接线柱(5)头端熔化,熔化后的铅液流下冷却后与连接片(6)焊接在一起,
F、焊接机构(4)上行,输送机构(1)的送出推板(16)作用将焊接好的蓄电池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片无焊丝高频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芯(44)为软磁铁氧体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片无焊丝高频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过程中焊接机构(4)下行时,聚能芯(44)距电池接线柱(5)头端距离为: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片无焊丝高频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将蓄电池送至加助焊剂工位时,工作移动机构(3)的档停板(33)伸出,将蓄电池档停在加助焊剂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片无焊丝高频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将蓄电池送至助焊剂工位后,输送机构(1)的输送带停止作用,直至工件移动机构(3)将蓄电池送至待焊接工位,并返回初始位置后,输送机构(1)再次工作,将下一块蓄电池送至加助焊剂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片无焊丝高频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过程中蓄电池宽度变化时,通过调节输送机构(1)的第二输送带(12)上的输送带宽度调节机构(15),使得第二输送带(12)沿输送带安装轴(14)前后移动,从而调节第一输送带(11)与第二输送带(12)之间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片无焊丝高频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过程中蓄电池上前后两个电池接线柱(5)间距变化时,分别调节加助焊剂机构(2)上的雾化喷头宽度调节机构(24),以及调节焊接机构(4)底部的高频电源宽度调节机构(45),从而调节2个助焊剂雾化喷头(21)、2个焊接线圈(43)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市江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阳市江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69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