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玉米秸秆为辅料白酒或饲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25693.1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3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云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A23K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秸秆 辅料 白酒 饲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白酒或饲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秸秆辅料白酒或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玉米和高粱等粮食制作白酒时,都以稻壳为辅料添加,以增加通透性和发酵力,但稻壳质地坚硬、吸水性差,脂肪含量高,且含多量的多缩戊糖及果胶质,在生产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甲醇,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最终产物收率高,适口性好的以玉米秸秆为辅料的白酒或饲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依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以玉米秸秆为辅料白酒的制备方法,可按下列步骤依次进行:
1)将玉米或高粱除杂粉碎后,混入粉碎后的玉米秸秆(20目),加水浸泡1~5小时,控制温度为80~90℃;
2)淋干水份进行初蒸、续蒸;
3)将蒸熟后的原料进行搅拌、晒晾,加入酒曲及酒母,加水后再加入纤维素酶;
4)入窖,进行糖化及发酵;
5)起窖蒸酒。
本发明步骤1)中玉米或高粱与玉米秸秆的重量比为:50~80∶20~5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步骤3)中酒曲及酒母的用量依次为总投料量的1%~2%及2%~5%。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步骤,本发明4)中糖化及发酵的温度为30~32℃。
一种玉米秸秆辅料饲料的制备方法,可按下列步骤依次进行:
1)将玉米或高粱除杂粉碎后,混入粉碎后的玉米秸秆(20目),加水浸泡1~5小时,控制温度为80~90℃;
2)淋干水份进行初蒸、续蒸;
3)将蒸熟后的原料进行搅拌、晒晾,加入酒曲及酒母,加水后再加入纤维素酶;
4)入窖,进行糖化及发酵;
5)起窖蒸酒;
6)将起窖蒸酒后的酒糟进行离心处理生成酒糟渣;
7)经造粒后即得饲料。
本发明步骤1)中玉米或高粱与玉米秸秆的重量比为:50~80∶20~5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步骤3)中酒曲及酒母的用量依次为总投料量的7%~8%及4%~5%。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步骤4)中糖化及发酵的温度为30~32℃。
玉米桔秆较稻壳含有更为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等物质,在制酒过程中这些物质充分被微生物所利用和转化,能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时间)和提高产酒率(提高10%~15%)。生产的酒糟渣做为动物饲料,其营养成分高,适口性好,利于牲畜消化吸收,促生长,可提高畜肉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玉米秸秆辅料白酒的制备方法,可按下列步骤依次进行:
1)将玉米或高粱除杂粉碎后,混入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加水浸泡2小时,控制温度为90℃;其中玉米或高粱与玉米秸秆的重量比为:60∶40。
2)淋干水份,初蒸20分钟后泼水搅拌,续蒸20分钟,再次泼水搅拌续蒸至透而不黏;
3)将蒸熟后的原料倒入拌料机进行搅拌、晒晾至35~36℃,加入投料量8%(重量百分含量)的酒曲及投料量4%(重量百分含量)的酒母,加水后再加入纤维素酶;
4)入窖,在30~32℃下进行糖化及发酵;糖化及发酵同时完成,避免了糖化过程单独进行时60℃左右的温度,使杂菌大量繁殖,产酸过多严重影响白酒产量的现象;
5)起窖蒸酒。
实施例2
一种玉米秸秆辅料饲料的制备方法,可按下列步骤依次进行:
1)将玉米或高粱除杂粉碎后,混入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加水浸泡2小时,控制温度为90℃;其中玉米或高粱与玉米秸秆的重量比为:60∶40。如原料为高粱时需加入适量的α-淀粉酶。
2)淋干水份,初蒸20分钟后泼水搅拌,续蒸20分钟,再次泼水搅拌续蒸至透而不黏;
3)将蒸熟后的原料倒入拌料机进行搅拌、晒晾至35~36℃,加入投料量8%(重量百分含量)的酒曲及投料量4%(重量百分含量)的酒母,加水后再加入纤维素酶;
4)在30~32℃下进行糖化及发酵;糖化及发酵同时完成,避免了糖化过程单独进行时60℃左右的温度,使杂菌大量繁殖,产酸过多的现象;
5)起窖蒸酒;
6)将起窖蒸酒后的酒糟进行离心处理生成酒糟渣;
7)经造粒后即得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云,未经高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5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遮阳装置的滑轮机构
- 下一篇:通风遮阳节能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