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配合部件的对齐机构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9811.6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9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S.E.莫里斯;J.P.拉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7/00 | 分类号: | F16B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涛,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配合 部件 对齐 机构 方法 | ||
1.一种用于配合部件的对齐机构,包括:
第一部件,其具有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
第二部件,其被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中的每个由第一槽缝侧壁段、第二槽缝侧壁段、内槽缝壁段和外槽缝壁段限定出,所述第一槽缝和所述第二槽缝设置为基本上同轴对齐;和
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各自设置成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内槽缝壁段处于接触干涉状态,或者设置成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外槽缝壁段处于接触干涉状态,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各自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形成,并被构造成在与所述第一槽缝和所述第二槽缝的内槽缝壁段或外槽缝壁段接合时弹性地变形,其中所述接触干涉状态降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旋转和相对平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齐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与所述第一槽缝的内槽缝壁段处于接触干涉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与所述第二槽缝的内槽缝壁段处于接触干涉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被构造成弯曲离开彼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齐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与所述第一槽缝的外槽缝壁段处于接触干涉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与所述第二槽缝的外槽缝壁段处于接触干涉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被构造成弯曲朝向彼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齐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中的每个包括具有空心部分的管状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齐机构,其中,所述管状构件包括位于所述管状构件的终端端部附近的倾斜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齐机构,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进一步包括槽缝宽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中的每个包括大于所述槽缝宽度的突部宽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齐机构,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与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相应第一槽缝侧壁段和第二槽缝侧壁段之间的接触干涉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被构造成以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在接合位置压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齐机构,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所述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的完全接合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的变形量相对于彼此在总体上被平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齐机构,其中,所述完全接合位置包括施加在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上的一对反作用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齐机构,其中,所述对齐机构设置在交通工具中。
11.一种用于汽车变速模式指示器的对齐机构,包括:
装饰部件,其具有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
指示器结构,其被操作地联接至所述装饰部件,所述指示器结构包括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中的每个由第一槽缝侧壁段、第二槽缝侧壁段、内槽缝壁段和外槽缝壁段限定出,所述第一槽缝和所述第二槽缝设置为基本上同轴对齐;和
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各自设置成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内槽缝壁段处于接触干涉状态,或者设置成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外槽缝壁段处于接触干涉状态,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各自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形成,并被构造成在与所述第一槽缝和所述第二槽缝的内槽缝壁段或外槽缝壁段接合时弹性地变形,其中所述接触干涉状态降低所述装饰部件和所述指示器结构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旋转和相对平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齐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与所述第一槽缝的内槽缝壁段处于接触干涉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与所述第二槽缝的内槽缝壁段处于接触干涉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可弹性变形突部和第二可弹性变形突部被构造成弯曲离开彼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98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井注蒸汽热采可视化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检测式电子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