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刀削面自动化加工控制系统和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9836.6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6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武卫兵;郑军卫;王风彬;牛立冬;李飞军;仵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谢志为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富士康鸿观科技园B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削面 自动化 加工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刀削面自动化加工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接收一输入信号;控制第一机械手在接收输入信号后自动削面并完成预设的切削次数,然后停止动作;控制第二机械手抓取主漏勺并运动至次漏勺的上方时翻转主漏勺,控制第二机械手带动主漏勺复位;发送主漏勺复位的信号给第一控制单元,以允许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机械手继续自动削面;开始计时次漏勺的煮面时间;控制第二机械手在计时单元计时完成后抓取次漏勺,并运动至一盛面容器内的上方后翻转次漏勺,之后进一步带动次漏勺复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刀削面自动化加工控制系统。本发明可以集削面、捞面和送盛面容器一体化,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集削面,煮面、捞面和盛面一体化的刀削面自动化加工控制系统和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刀削面为主要面食之一。在制作刀削面时,首先,要将面粉、水和食盐以一定的比例和成面块,然后,削面师傅或自动削面机器人用削面刀削出面叶,削出的面叶落入沸水锅中,最后,等待锅内的面叶煮熟后再将面叶手动的捞到盛面容器内,加入调味品和汤汁即可食用。
近年来,自动化在各行各业发展迅速,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经调研发现,现有的刀削面机仅仅停留在能削出面的技术层面上,还无法实现自动捞面和盛面的过程,其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集削面、煮面、捞面和盛面一体化的刀削面自动化加工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应用于一种刀削面加工设备上。刀削面加工设备包括自动削面装置、煮面装置及载物装置,自动削面装置包括第一机械手,煮面装置包括第二机械手、主漏勺及若干次漏勺,该载物装置包括至少一载物台、驱动该载物台运动的传动单元和感测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一输入信号并在接收到输入信号后,控制第一机械手自动削面并完成预设切削次数切削,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机械手停止动作并产生一完成削面的控制信号;计时单元,用于计时次漏勺的煮面时间;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完成削面的控制信号时,控制第二机械手抓取主漏勺并带动其一同运动至次漏勺的上方时翻转主漏勺,控制第二机械手带动主漏勺复位并发送主漏勺复位的信号给第一控制单元,以允许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机械手继续削面;该感测器感测一盛面容器是否露出于该载物台上,并将对应的信号发送给第二控制单元,该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该传动单元驱动该载物台及其上的盛面容器一起向上运动至该盛面容器的预设位置;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计时单元计时的煮面时间达到一预设时间且该盛面容器运动至预设位置后,控制第二机械手抓取次漏勺,并带动其一同运动至该盛面容器内的上方并翻转,之后驱动次漏勺复位。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预设的切削次数;第一计数单元,用于计数第一机械手实时切削的切削次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计数单元完成预设切削次数的计数后,控制第一机械手停止削面,并产生完成削面的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计数单元,用于计数第一机械手切削面的份数;第一控制单元在每次第一机械手预设切削次数的切削时,用于控制第二计数单元将面的份数值进行减一运算,并在面的份数值不为零时,继续控制第一机械手进行预设切削次数的切削运动。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还包括一输入单元,输入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点餐操作并产生包含点餐信息的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还包括一第一参数设置单元和第二参数设置单元,第一参数设置单元用以设定第一机械手的多个参数,第二参数设置单元用以设定第二机械手的多个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9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