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冷滴丸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1055.0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4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闫希军;孙小兵;郑永锋;范立君;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张荣彦 |
地址: | 300410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冷 生产线 | ||
一种气冷滴丸生产线,包括滴丸系统、气冷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滴丸系统包括化料罐和与其相连的滴头,化料罐与滴头之间设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带动滴头上下振动,产生的振动剪切力,将滴头中流出的药液剪切成滴,落入气冷循环系统冷却后形成滴丸,滴头主要包括滴盘,滴盘上设有多个滴孔,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凹形环槽的内径=滴孔内径+0.4毫米,外径≥1.5毫米,槽深为0.5‑5毫米。本发明通过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防止在黏稠液体高速喷出时,喷孔周围有残余的药液堆积,最终导致喷孔堵塞或影响滴制;结合高频切割滴制,在线实时检测并控制调节滴丸质量,提高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冷滴丸生产线,属于滴丸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滴丸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以其生产周期短、起效迅速、药物稳定性高且便于携带贮存的诸多优点而获得普遍认可。
现有的滴丸生产方法基本上为自然滴制并结合液体冷却,或由自然滴制法改进而来的加压滴制法并结合液体冷却,现有设备的缺陷在于:1、基于液体冷却介质的特性,采用该种冷却方式滴制的滴丸,丸重范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通常在20-30mg之间,微丸或大丸都无法滴制。2、同时,为保证滴制效果,需在原料药液中加入大量基质,导致单位载药量小,服药量相应增大。3、另外,采用液体冷却的方式,需要进行滴丸和冷却液的液固分离,两者的彻底分离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冷却液难免会在滴丸上存在残留,导致滴丸污染。4、当需要调整产量时,传统的滴制设备一般仅能通过改变滴头及压力进行调节,滴制频率较低,再加上需要较大的石蜡热交换表面积,循环效率低,能耗大,导致设备体积大,易存在清洁死角,交叉污染风险大。
另外,现有滴头在黏稠液体高速喷出时,滴嘴周围会有残余的药液堆积,最终导致滴嘴堵塞而影响滴制。设置在滴盘上的振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频率不稳定,导致成丸大小不均一,直接影响滴丸的成品质量。
如何对现有的滴制设备进行改进,包括滴制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增加滴丸成形质量及提高生产速度、提高载药量,并扩大滴丸可滴制尺寸范围,同时降低能耗及冷却液用量,防止滴丸污染,是目前滴丸设备改进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冷滴丸生产线,首次将振动滴制、空气冷却与流化干燥包衣结合为一体,并应用于滴丸制剂及滴丸胶囊制剂,满足了滴丸制备中对高速滴制、制备微丸能力以及提高载药量的要求,成倍提高滴丸载药量,大幅度降低辅料用量和服用剂量;操作工序简化,完全无有机溶剂残留;满足包括缓释包衣、薄膜包衣和包糖衣在内的不同工艺要求。真正达到低能耗、高速、高效、高载药量,具备更广泛的可滴制范围;进一步通过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防止在黏稠液体高速喷出时,喷孔周围有残余的药液堆积,最终导致喷孔堵塞或影响滴制。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冷滴丸生产线,包括滴丸系统、气冷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滴丸系统包括化料罐和与其相连的滴头,所述化料罐与滴头之间设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带动滴头上下振动,产生的振动剪切力,将滴头中流出的药液剪切成滴,落入气冷循环系统冷却后形成滴丸,所述滴头主要包括滴盘,滴盘上设有多个滴孔,滴孔的外围开设有凹形环槽。
根据需要,所述凹形环槽的内径=滴孔内径+0.4毫米,外径≥1.5毫米,槽深为0.5-5毫米。
为了便于在线监测和控制,所述滴头上设有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脉冲信号发射机构,所述脉冲信号发射机构的发射频率与所述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相同,控制系统根据在线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控制调节滴制参数。
为了便于观察,所述在线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滴头下方的侧面;所述脉冲信号发射机构为频闪灯,所述频闪灯和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相同;为了使观察结果更加准确并有效保留监测记录,所述在线监测装置还包括与频闪灯对应设置的摄像头,摄像头与频闪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与频闪灯照射路线呈15°-145°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idget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击穿信令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