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豇豆抗枯萎病的苗期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4010.9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0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仁锋;杨绍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G7/00;C12N1/14;C12R1/77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张红兵 |
地址: | 43034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豇豆 枯萎病 苗期 鉴定 方法 | ||
1.一种豇豆抗枯萎病的苗期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浸种催芽:以常用栽培豇豆品种为鉴定对象,挑选籽粒饱满的豇豆品种种子,用纱布包好,在55℃恒温水浴锅中温汤浸种2小时进行种子消毒,再将种子放在铺有吸水纸的培养皿中,最后用33℃恒温处理,直至得到萌发种子;
B、播种与幼苗培育:将萌发的种子播种于育苗基质上进行培养,得到二叶一心的幼苗;
C、豇豆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a.选择豇豆枯萎病田间典型病株,在发病植株茎基部病健交界处切取2mm×2mm组织,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b.对上述组织用70%酒精消毒处理0.5min,再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0.5-1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1min,得到消毒处理后的病组织;
c.将消毒处理后的病组织接入PDA平板上,置25℃恒温条件下培养;
d.当接种后的PDA平板培养基的表面即植物病组织周围长出菌落后,将该菌落转入PDA斜面培养基中,筛选得到鉴定豇豆枯萎病的指示菌即豇豆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JWS-1,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14314;
e.从转入菌落的PDA斜面培养基中取豇豆枯萎病菌JWS-1,转入PDA平板培养基中,于25℃下恒温培养7天,得到培养好的豇豆枯萎病菌;
f.将培养好的豇豆枯萎病菌,每皿加10mL灭菌水,用灭菌的盖玻片刮取表面菌丝层,用三层纱布过滤得到分生孢子滤液,用血球计数板调整孢子浓度,得到豇豆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浓度为3-7×106个/mL,优选为5×106个/mL。
D、病原菌侵染处理:
a.用铲子将二叶一心的豇豆幼苗从育苗培养基质中取出,轻轻抖动,进行清洗处理,无需人为伤根,得到自然伤根幼苗;
b.将自然伤根后的豇豆幼苗进行枯萎病菌的侵染处理;
E、发病调查:
分别于侵染处理后的10d、15d、20d、25d,调查侵染苗的发病状况,根据豇豆枯萎病病情分级标准确定0、1、3、5、7、9共6个发病等级,再根据该发病等级计算病情指数,最后根据该病情指数判断所述豇豆品种的豇豆枯萎病抗性分级;
其中:
步骤B中育苗基质为蛭石和干河沙,按重量比为1:10混匀,加福尔马林溶液或采用高温焖晒方法消毒。
步骤D的b步骤中的所述的侵染处理,是将自然伤根的豇豆幼苗放到枯萎病菌的孢子悬浮液中浸泡10min,取出后定植于装有灭菌培养基质的营养钵中,放置于塑料大棚中培养,控制温度为28±2℃,控制相对湿度为85%或以上。
2.一种分离的适用于豇豆枯萎病抗性鉴定的豇豆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JWS-1,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14314。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豇豆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JWS-1在豇豆枯萎病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未经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40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