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马比木中提取分离喜树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6367.0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2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葛发欢;李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广州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22 | 分类号: | C07D49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分离 喜树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取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马比木中提取分离喜树碱的方法。
背景技术
喜树碱属于喹啉类生物碱,该分子为五环结构,含有一个吡咯[3,4-b]喹啉环(环A、B、C),一个共轭的吡啶酮环(环D)和一个六元α-羟基内酯环(环E),分子式为C20H18O6,喜树碱中文名:(S)-4-乙基-4-羟基-1H-吡喃(3’,4’,6’,7)氮茚(l,2-b)-哇琳-3,14-(4H,12H)-二酮,英文名:[(S)-4-ethy-4-hydroxyl-1H-pyrano-(3’,4’,6’,7)indolizino(l,2-b)-quinoline-3,14-(4H,12H)-(4H,12H)-dione]],具体结构如下:
1966年美国化学家Wall和Wani首先从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中提取出喜树碱,之后喜树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一直作为喜树碱提取的重要植物来源。
喜树碱在喜树各器官中的含量分布差异很大,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采样部位、采样时间、分析方法等引起的差异。杨磊等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的喜树中不同器官的喜树碱含量,其中十年生喜树中,喜树叶中喜树碱含量最高(0.1102%),一级侧根次之(0.0968%),二级侧根最低(0.063%);气候箱中培养20d的喜树幼苗,其子叶己完全展开,真叶尚未长出,此时喜树碱在子叶中分布最多(0.2901%),胚轴中次之(0.0951%),果壳和胚根中分别为0.04197%和0.0246%,全株为0.0814%。但喜树一直是毁林开田的砍伐对象,喜树的野生种群已相当少见,所以急需寻找新的喜树碱来源。
近年来马比木作为新的喜树碱来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植物含有喜树碱,其根皮中的喜树碱含量最高,是喜树果的3~4倍,树皮次之,茎、枝、叶、花序、果实和种子也含有喜树碱,为极具价值的抗肿瘤药物资源。
马比木,茶茱萸科假柴龙树属马比木[Nothapodytespittosporoides(Oliv.)Sleum]的根皮,别名公黄珠子、追风伞,为茶茱萸科假柴龙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贵州、湖南、湖北、四川等地[i]。根皮入药能祛风除湿,理气散寒,主治风寒湿痹,浮肿疝气、关节疼痛等症。
喜树碱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而具抗癌效应。目前,已有多种药效好、毒副作用小的喜树碱类抗癌新药被筛选出来,其中Irinothecan和Topothecan已于1996年得到美国FDA的批准用于临床,其他的如9-硝基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Exatecan、Lurtotecan等处于临床试验的喜树碱类抗肿瘤新药可能在今后几年内陆续上市,所有的喜树碱类药物均以喜树碱为原料而合成,喜树碱类药物全球年销售额约为10亿美元。目前,喜树碱唯一可行的市场来源仍然是从野生植物中提取,主要是喜树(中国)中提取,由于喜树的生长周期很长,要8-15年才能结果,而且其内喜树碱的含量很低,含量只有万分之四。因此,野生喜树植物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被列为重点保护植物。随着临床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可持续获取喜树碱及类似物已成当务之急。
马比木中其内的喜树碱含量高达千分之一点五,从利用富含喜树碱及类似物的马比木中生产该类物质,是喜树碱药源开发的主攻方向之一。但关于马比木中喜树碱的提取分离工艺还没有详细系统的研究。
目前生产上关于喜树中喜树碱的提取工艺,其流程为:
喜树叶(果)粉碎→乙醇或碱水萃取→萃取液浓缩至浸膏→溶剂萃取→硅胶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结晶得粗品→重结晶得产品。产品得率低于万分之四,这种方法存在产品收率低,耗费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马比木中提取分离喜树碱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从马比木中提取分离喜树碱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将马比木粉碎成粉末,然后往马比木粉末中加入乙醇,控制料液比为1:6-12,然后加热,在60-80℃下回流提取0.5-3h,提取结束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过滤,回收乙醇,然后将提取液经过大孔树脂柱进行分离,提取液与树脂的重量比为3-7:1,上样速度为2-6BV/h,然后选用乙醇作为解析液进行解析,解析液流速为1-3BV/h,解析液体积为8-12BV,然后收集得到喜树碱粗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广州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广州中大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