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阻传感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8897.9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汪爱英;郭鹏;李润伟;张栋;杨华礼;柯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C23C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单英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 元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压阻传感元件,其特征是:由衬底、类金刚石碳膜、金属电极组成,类金刚石碳膜位于衬底表面,金属电极位于类金刚石碳膜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阻传感元件,其特征是:所述的衬底为PET、PI、PMMA、Al2O3、玻璃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阻传感元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电极材料为W、Cr、Ti、Al、Ag中的一种金属或者几种的合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阻传感元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类金刚石碳膜的厚度为200~700nm。
5.制备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压阻传感元件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衬底置于真空腔室中,利用氩离子刻蚀衬底表面;
步骤2:向镀膜腔室内通入碳氢气体,通过阳极层离子源离化后在衬底表面沉积类金刚石碳膜,离子源电流为0.1A~0.5A,腔体内气体压力为0.2Pa~1Pa,衬底直流脉冲偏压为-50V~-400V;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表面沉积类金刚石碳膜的衬底从镀膜腔室中取出,在类金刚石碳膜表面留出待沉积电极区域,其余的区域采用掩模板覆盖,然后再次放入腔体中,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待沉积区域溅射沉积金属电极;溅射气体为Ar,溅射靶电流为1~5A,腔体内压力为0.2Pa~0.5Pa,衬底直流脉冲偏压为-50V~-100V。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阻传感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碳氢气体是C2H2、CH4、C6H6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88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单幅正交栅线的宏微观三维变形测量方法
- 下一篇:服装缝制工序质检专用量尺